龍灣民企迎來欣欣向榮發展前景
——進行多年技術積淀,融入汽車、大健康等產業配套
記者 王策
銷售規模幾個億級別的龍灣民企,在眼下復雜的經濟環境下,發展狀況如何呢?近日,記者走訪龍灣區幾家這樣大規模的民企,了解到這些企業沉淀下專利技術、品牌、質量管理經驗等優勢,同時緊跟國內新興需求的大產業,將自身融入其中,迎來欣欣向榮的景象,發展潛力頗大。
尖端標準件
近三年保持15%增長勢頭
尖端標準件公司副總經理蔡宏告訴記者,近三年,企業銷售額增長保持15%的趨勢,發展還不錯,但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接下去,企業要提升管理、降低成本,開發合資汽車品牌客戶。企業總的發展戰略是,提升“尖端”品牌知名度,擴大年銷售規模到5-10億元,進入合資汽車大品牌的配套供應商行列。
近年來,企業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得到提升,擁有自動搓絲機生產線、自動攻絲機生產線、全自動熱處理生產線、全自動電鍍生產線等先進設備。另外,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建造了國內一流的實驗室,擁有機械手螺紋緊固件分析系統、疲勞試驗機、鹽霧試驗機等先進的試驗設備。這個實驗室經過認證,具備作為第三方出具檢測報告的效力。簡單地說,實驗室會模擬各種環境,對緊固件的材料性能進行試驗,收集一些數據作為產品性能的依據。比如,鹽霧試驗,就是模擬環境做緊固件抗腐蝕的性能測試;機械手螺紋緊固件分析系統,可以模擬整車廠安裝的環境,測試緊固件的品質。
“汽車品牌商對緊固件的性能、品質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不斷地投入技術研發,才能緊跟品牌商的要求,為企業爭取訂單。”蔡宏介紹道,緊固件的品種有5000多種,尖端一部分產品采取外包的方式,自己生產強度、技術性能要求高的產品,企業定位走相對輕資產的發展模式。
蔡宏還表示,在當前的市場格局下,尖端的機遇是整車廠每年都有降低成本的要求,及其緊固件供應商隊伍面臨洗牌,尖端會有機會成為合資品牌供應商。當然,這個機遇同時也是挑戰,若不具備技術優勢,無法降成本又保品質,就沒辦法把握這一機遇。對企業來說,購買國外專利技術,也不失是一種加快技術積累的好方法。
貝普醫療科技
生產訂單排到10至11月
在貝普醫療科技公司的發展史上,能做最細的針頭,是企業當初發展的利器。發展之初,它是國內率先掌握不銹鋼針頭管連續焊接技術的企業。之后,將產品延伸到糖尿病類產品、采血類產品。這類產品之前都是國際大品牌在做。貝普采取在模具、裝配設備上開展自主研發,同時嚴控品質、降低成本等策略,打開國際市場。現在,貝普研發的安全注射器、安全注射針、安全胰島素筆針等產品,擁有自主的專利。這類產品在使用后針頭帽子會彈出來產生保護作用,防止操作人員交叉感染,保護醫護人員。
“安全類產品注重安全注射概念,在國外是市場趨勢,國內尚未興起。”貝普醫療科技常務副總經理王興國介紹,對這類產品,美國有三個州立法強制使用,我國臺灣地區也已推廣。國內市場的培育,還需要政府政策引導。這類產品看似使用成本增加,但防止感染會降低社會成本。我們也看到這一市場前景。
據介紹,目前,貝普80%的產品出口歐美高端市場,其中有三種業務形式,一是為大廠商配套零部件;二是約25%的產品使用自銷品牌;三是貼牌生產。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該公司業務很繁忙,生產訂單已排到今年10至11月。
貝普醫療科技的發展趨勢是,企業產能在提升,人員數量和結構在優化。據了解,企業現有596名員工中,非生產線員工200人。預計在一年半后,非生產線員工比例要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該企業計劃在1-2年內將產能提升到現在的3倍,同時減少100人。這得益于企業引入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目前,該企業僅針頭產品一年的產能達到60億支,約相當于每秒出廠200支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