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電—— 企業文化揚起前進的“風帆”


記者 邵晨晨 王策
追溯永強供電公司的前世今生,1958年它為溫州市永強人民公社白水電站,1975年更名為溫州市永強區水電站。十年動亂,整個國民經濟走到了崩潰邊緣,企業遭到空前絕后的打壓,生產處于癱瘓狀態。粉碎“四人幫”后,電站職工掀起一股股經濟建設的高潮。繼而,全國人民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成長不斷開拓,綜合實力蒸蒸日上,電網建設也日趨完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增長,年供電量從開創480千瓦飛躍到了16億千瓦的光輝業績。

建設智能電網實現新型面貌
60年的奮斗路,電網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永電經歷巨大跨越,為地方經濟提供了堅強的能源支撐。“改革初期,永強供區沒有一所變電所,電網建設十分薄弱,1993年我們克服各種困難,靠著自籌資金,建成供區內第一座110kv衙城變電所。”聊起過去的電網建設,永電控股集團董事長王建華坦言,在永電的這些年,看著永電的建設,也仿佛見證了永強片區的發展歷程。當時的第一座變電所,是溫州市唯一一座自籌資金建設的輸變電工程,開創了國網外供電企業自籌資金建設輸配電工程的先例,破解了區域內供電瓶頸的矛盾,為地方經濟發展贏得先機!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改革開放以來,永電投入近一個億進行不間斷農網改造,90年代初開始進行用電標準村建設,對高低壓線路、表計及進戶線進行全面改造。伴隨著“兩改一同價”的上情下達,永電掀起農網改造的高潮。通過三年努力,電纜化手拉手環網結構初步形成,2001年全面完成供區內82個村的農網改造任務,全面實現一戶一表照明。農網改造后,線損普遍下降,從原來的20%降到8%以下,并全面實行全省統一銷售電價,取消了所有加價和攤派,一年減輕用戶負擔500多萬。在管理模式上,永電取消農電工管理環節,真正做到銷售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全面實現同網同價的目標,在全市農網改造中,率先邁出一大步。

應運而生,應時而長。2007年開始,永電在農村“三新”戰略下,又掀起新一輪農村電網建設高潮,打造結構合理、供電可靠、電能損耗低的新型農村低壓電網,以適應農村城市化、工業園區化、居民小區化的永電格局。2014年永電大力推進農村低壓電網智能化改造,全面完成供區內所有專變、低力用戶、照明用戶用電信息采集全覆蓋、全采集等,超表模式、營銷計量管理模式實行重大改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6年,永電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106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之一。據悉,該項目位于溫州空港新區,覆蓋區內主要工業園區,總供電面積約12.5平方公里,總投入2.87億元。目前,該試點區域內公司擁有中壓線路10回,覆蓋配變96臺,合計容量50480kva,覆蓋低壓用戶206戶。

沐風櫛雨,薪火相傳,篳路藍縷,玉汝于成。近年來,永電先后獲評“全國農村水電行業文明服務示范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浙江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在永電展示廳里,王建華指著供電規劃圖,自豪地對記者說:“60年來,永電走過風風雨雨,始終致力于電網建設改造工作,從農網改造到如今的智能化電網,永電改變了過去供電落后的面貌,實現了新型城市化電網面貌。”

創建企業文化提升人文素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大力弘揚企業文化,永電將文明創建融入到各項工作中,打造和諧永電。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培養模式和一系列激勵機制,增進職工繼續學習的積極性。近年來,永電與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實行校企聯合辦學、開展各類崗位證書培訓,大力支持、鼓勵年輕職工提高學習能力和崗位技術資質,培養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使永電形成一支一專多能、高素質、作風過硬的電力鐵軍隊伍。企業職工從創業時幾十人發展到現在800多人,員工學歷結構從原來初中小學畢業,發展到現在大學本科占比90%以上的專業隊伍,永電的綜合實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與壯大。

為活躍企業文化,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文化素養。永電不定期開展職工建設運動會、聯歡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自2012年9月永電文聯成立后,公司企業文化進入了新的高速發展期。據了解,永電文聯現擁有成員300余人,下屬文學、攝影、書畫等5個協會,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永電以此為載體,積極開展文藝活動,大大豐富了職工業余文藝生活,潛移默化地培養著職工的團隊精神和團結意識,增強企業凝聚力,在春風化雨中彰顯了永電全面發展的企業文化。

作為龍灣區唯一一家企業文聯,永電在基層文藝創作、普及及交流探討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企業文聯管理運行機制。不僅如此,文聯舉辦了“永電杯”走進永昌堡全省攝影大賽,組織溫州百名詩人走進永電,組織書法家走進永電筆會活動等;同時文聯還組織成立了“永電合唱團”,并在北京第三屆國際合唱節上,摘取成人女聲組銀獎,2015年永電文聯被評為龍灣區第三屆文學藝術獎集體獎。2017年,永電更是獲評“浙江省詩教先進單位”和“浙江省書香企業”,企業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亮點,成為企業職工引以為豪的一段佳話。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據悉,永電文聯各協會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文藝沙龍活動,通過學習交流提高創造水平。時不時開展高水平的文藝精品創作活動,推動企業文化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同時,永電文聯還定期編輯出版企業文化核心刊物。目前,公司已編撰出版6冊《翰墨琴韻》,展示企業職工文藝創作和活動情況。“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能在基層職工中挖掘和培育一批優秀的文藝人才!”面對企業文化取得眾多的嘉獎,龍灣永強供電公司總經理方勁松笑著說道:“在永電文聯,領導班子也一直帶頭參與文藝創作活動,為企業職工起著示范帶頭作用,我們組織豐富的文藝隊伍,為企業文化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有影響力的企業,也不能忘卻回饋社會。永電積極行善濟困,救災扶貧開展公益慈善事業,成立永電慈善分會,組織永電義工對等志愿者服務隊伍,為有需要的人送去幫助。近20年來,永電志愿堤塘建設、交通道路建設、扶貧結對和五水共治等地方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達3000余萬。永電人不忘初心,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始終牢記社會責任感,堅持為公益事業獻出一份力。

記者手記——
每個企業在最低端時,更多注重企業業務和賺錢問題;發展中端時,企業開始注重企業的形象,注意樹立企業的品牌效應;發展高端時,企業則大力打造自身的企業文化。也就是三流企業做項目,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文化。文化越來越成為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尤其是當今時代,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現,成為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電公司打造優秀企業文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永電公司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對企業文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進一步確立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用企業文化引領企業發展戰略,規范企業行為,創新企業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促進企業經營方式轉變,推動企業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