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先手棋 打好三張牌 爭當溫州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龍灣新聞網3月15日訊 先手者,處于主動地位、易得勢也;后手者,處于被動地位、易失勢也。這是布棋落子的對弈道理,也是明勢而行的發展道理。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并在分析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時提出,“要提升產業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龍灣“兩區”建設就是策應國家戰略在龍灣的創造性落實,是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的一招先手棋,更是龍灣“干好‘五六七’奮力爭第一”、爭當溫州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一招先手棋。
搶抓先手棋,首要互聯互通,打好融合牌。龍灣“兩區”建設是對外開放的、互聯互通的,而不是封閉的。要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帶來的區域融合機遇,主動對標上、深、杭、甬等先發地區,緊跟創新發展新浪潮。緊盯世界500強、民企500強和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力爭引進一批高能級平臺、高水平團隊、高質量人才,引進培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80名以上,建設若干個離岸科技飛地項目,努力在配套政策、創新生態、開放合作上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同時積極融入世界(溫州)華商綜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鳥巢計劃”,加快在外龍商總部回歸、貿易回歸、人才回歸、技術回歸、資本回歸、商會回歸。
搶抓先手棋,還要突出重點,打好產業牌。加快龍灣“兩區”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要緊抓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帶來的產業變革機遇,突出創新優勢和產業基礎,深入推進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質量強區”“品牌強區”“標準強區”建設,全面提升“龍灣制造”美譽度。同時積極培育高新產業。聚焦以眼視光為核心的生命健康和以激光光電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加快落地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高效推進“中國眼谷”、青山醫學研究中心、偉明環保裝備制造產業園等標桿性項目,加快形成產業特色和亮點。實施龍灣區數字經濟五年倍增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天心天思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北斗產業基地等項目,積極培育體驗經濟、智能經濟、社群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在制造數字化、服務數字化、貿易數字化等方面形成比較優勢。
搶抓先手棋,更要視線向內,打好環境牌。加快龍灣“兩區”建設,爭取更多優質資源為我所用,必須提升自身承接能力。要緊抓“大建大美”向“精建精美”延伸拓展的城市蝶變機遇,努力提升龍灣的發展環境。通過加快落實自創區“金十一條”、科技創新“新十條”等政策,打造“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聯動創業創新生態圈;梯次布局浙南科創小鎮、生命科學小鎮、智能制造小鎮等三大區域性全產業鏈平臺,同步提升浙南·云谷、高新區創業園(浙南創谷)等現有平臺,著力構建高質量產業平臺承載體系;實行企業幫扶“白名單”制度,推動“萬名干部進萬企”活動常態化長效化,依法依規妥善解決民營企業各類歷史遺留問題等,用一流的基礎設施來配套、一流的產業平臺來承接、一流的產業布局來協同、一流的生態環境來吸引,為龍灣“兩區”建設提供優質環境支撐。
總之,龍灣“兩區”建設,不是對龍灣現有產業的簡單“拼盤”和“組裝”,也不是對現有產業簡單的“分區”和“排隊”,而是一個有機統一體,能夠利用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共同組成龍灣發展新格局。我們只有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先手棋,切實打好三張牌,才能擁有更有質、更有量、更可持續、更有未來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