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999_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高清一区_91 在线免费观看_久久网站热最新地址4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專題專欄  ->  人文龍灣 -> 正文

消失的磚瓦窯

2022年03月10日 16:49:54來源:龍灣新聞網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傳統的磚瓦窯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在我國的一些山區農村,山腳路旁還偶爾可見被棄之不用的石灰窯和磚瓦窯。這些不起眼的石灰窯和磚瓦窯,在過去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中,曾經是中國山水間一道道獨特的景觀。它們燒制出的成品,成為古城鄉建設、農事生產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為中國古建筑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消失的磚瓦窯

文 / 范源清



  隨著人類文明曙光的誕生,磚瓦萌芽悄然生長,在漫長的歲月中,磚瓦和人類、自然共存共榮,走過了幾千年的歲月。考古發現,自古就有“瓦出騰越”之說。先人們用磚瓦建設了很多的優秀建筑,如:東董、西董、彎樓子……正是這些青磚白瓦筑成的房舍,留下給后代子孫一大筆財富;磚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建筑材料,它承載了文化、藝術、生活、生態等多方面的信息。

圖片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我們五溪村,利用泥土制磚瓦就有好幾家,我們生產隊做磚瓦和燒制技術還是外地聘請來的劉師傅。當時,生產隊沒有人會這門技術。劉師傅來后,隊長就按規劃打窯,準備燒制磚瓦。人們用磚瓦來修建倉庫、飼養室以及人住的房子。劉師傅根據地形地貌特點,選擇了地廣人稀的地方,漫洼地,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離澇壩較近的地方來組建磚瓦窯,因為磚瓦燒制成功后需要大量的水浸潤,才能變為完完全全的成品。

  那時,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這塊土地是屬于生產隊集體所有的,這里的土壤膩性強,正好符合打窯的條件,劉師傅便將建瓦窯的地點選在這里,得到隊長同意就動工了。隊里安排精干勞力,先在寬廣土堆上面的平地處,用土一層一層回填夯實,修建一個約2.5米高、底部直徑為3米、上部為2米的圓形土臺。完成后,在土臺上面挖一個0.5米深的池子,作為儲水用,也就是窯口所在的位置。不過,暫時要用泥封死。接著,在土墻下面打一孔與上面直上直下的窯洞,將窯壁抹光、地面整平,四角里打通煙道直通頂部,并鑿開一個高約1.5米、寬約1米的窯門,又在窯洞門口的地面下挖一個深度約1米的長方形大坑,做一個較大的爐膛,磚瓦窯就完成了建造。磚瓦窯一次只能裝5000塊磚、1萬塊瓦。裝完磚瓦后,用泥和磚封死窯門,確保不漏氣,才能點火燒,用的燃料是柴子、麥草、廢舊布料等。隊長選派十多個社員用架子車拉運柴子、麥草。拉運柴子、麥草的架子車來往于草垛與瓦窯之間,一路熱火朝天。劉師傅要求給他派兩個人以便于24小時燒窯。在劉師傅的親自操作下,大火要燒六天六夜,等把磚瓦燒熟燒透,慢慢熄火,第七天全部停火。倘若把握不好,就會燒成“鐵”磚瓦。之后,社員們用扁擔挑著兩只木桶,從澇壩擔水,倒入池子,往窯內滲水,叫“飲磚瓦”。池子里,每天必須保持水滿,才能保證窯內的磚瓦不出問題。如果水滲入得過快,就會造成磚瓦斷層,甚至于磚瓦窯爆炸的危險;如果滲入得過慢,就會使磚瓦生熟不均勻,影響質量和后期使用。火的大小、強弱、水滲入的快慢,由劉師傅掌控。這樣,滲水到第五天,用鐵锨在窯口劃四五道深溝,再滲入兩天,窯內的磚瓦完成了所有工序;打開窯口、窯門,讓熱氣散發兩到三天,就可出窯了。

  第一次燒出來的磚瓦令農民們非常驚奇,大家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歡聲如潮:終于有磚瓦蓋房了。但當時農民還很貧窮,都住在茅草屋里,蓋房只能是一種熱切的愿望。生產隊就利用燒制的磚瓦,蓋了存放糧食的倉庫、養牛的飼養室、隊里開會的房子。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百廢待興,各鄉鎮基礎建設急需大量用磚,土地承包到戶,“單干”后老百姓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手里有了富裕錢,家家戶戶開始了第一輪翻蓋房子的高潮,原來低矮窄小的土坯房換成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于是,磚瓦成了搶手貨。

  原來的磚瓦窯大多是老式的馬蹄窯,窯小,一次燒磚數量有限,而且一家磚瓦窯只有一個窯口,必須等這一窯磚瓦燒好出窯后,才能再上磚坯燒下一窯,產量嚴重不足。于是,永強各個鄉鎮紛紛上馬修建新磚瓦窯,一時間,新的磚瓦窯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隨著時間流逝,做磚瓦、燒窯的技術不斷提高,年輕人頭腦靈活,在燒磚瓦的技術方面進行了創新,建成了新磚瓦窯,新磚瓦窯是輪式窯,我們當地又叫轉盤窯,它有七、八個窯口,各個窯室相通,整個一圈都是窯室,能不間斷地燒,后面窯口燒好的磚還沒有拉出去,前面窯口就已經裝上新的磚坯了。產量一下子就提了上來,老百姓再也不用為買磚發愁了!

  后來為了提高個人工作熱情,大部分窯廠不得不承包給私人經營!說也奇怪,就像種地一樣,窯廠一承包到了私人手里,產量和公家辦的窯廠就不一樣,窯廠主處處精打細算,干活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閑人,沒有了漏洞,沒有額外開銷,哪個比以前不賺錢?

  在瓦窯廠干活非常辛苦,窯上沒好活,俗話說:窯上的飯,用命換!一點不假!體格不好的,沒多大力氣,還真干不了!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當年,在家鄉讀書的時候,農閑也試著跟同村的幾個伙伴去了附近窯上干過活。窯廠主看我文縐縐的,身體又不壯,說我干不了。因燒窯的同志認識我,看他的面,就勉強留下了我,給我個輕點的活。即使這樣,我也是硬撐著堅持了一月,下一月再也不愿去了!

  后來的新磚瓦窯都上了自動磚瓦機,產量大,流水作業,只要磚瓦機一開,工人就開始忙活,上生料、攪拌、出泥條、切坯、打板、拉坯、叉坯,哪個環節都不能誤事,一個地方耽誤了,整個磚機就要停,所以,一旁監工的組長時不時就像訓自家孩子一樣大聲吆喝著:都快點!別磨蹭!

圖片

  要說最耗體力的就算拉坯子了,他們負責用人力把成型的磚坯拉到坯場。一板磚坯有三十多塊,一塊六斤,一車要裝十板,兩千來斤,窯廠的路大多數是土路,沒有大力氣,根本拉不動!如果你從后面看拉坯子的人,那低頭彎腰拼命往前拉車的架勢,活生生就像一頭牛!

  磚坯子拉到坯場上,人可以喘口氣了。晾磚坯子的大多數是婦女,有結了婚的媳婦,也有大姑娘,她們用磚叉把磚坯子一塊塊擺到坯架上,擺好磚坯子后再蓋上草墊子慢慢涼干。叉坯子可是個手頭活,而且要不停的彎腰,功夫大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圖片

  磚瓦窯場地里風吹日曬、又臟又累,都是一些家庭困難、體力強壯的年輕人在從事這個工作。人們都把在窯上干活的人叫鉆窯地,家庭情況多少好一點的,是舍不得讓孩子上磚瓦窯廠干活,尤其是女孩子。磚瓦窯廠的工人干活累了就要開一些粗俗的玩笑來尋開心,解除疲勞。最熱鬧的要屬坯場上的那些人,他們把磚坯拉到坯場,借著別人擺坯子卸車的功夫歇一會兒。這時熱鬧就開始了,有個人打了個噴嚏,旁邊的人就打趣的說:誰家閨女想念你了?打噴嚏的是個光棍,于是又有人插嘴:想念他?他媳婦怕是還在丈母娘肚子里了吧?眾人都哈哈大笑,碰巧這時又有一個人也打了個噴嚏,還沒等別人搭話,就自己解嘲的說:誰家閨女想我了?這句話剛一出口,就惹得大家伙兒都笑了起來,以為他說錯話了,正想看他的熱鬧,笑聲還沒止,這人接著又來了一句:等著我去揍哩!惹得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只有幾個擺坯子的姑娘紅著臉低下了頭,不敢笑!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往往自己并不覺得苦,他們依然吃苦耐勞、樂觀,說他們麻木也好,低俗也罷,他們還是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坦然面對著這個苦澀薄情的社會。

圖片

  磚坯晾到八九成干,就能入窯燒制了。集窯是個技術活,集窯的人干活要利落,手頭要快,磚坯運到窯室后,集窯的人要一塊塊按花式集放整齊,這里面有學問,集得不好容易坍塌不說,燒起磚來受熱也不均勻,生的生、焦的焦。

  把磚坯拉進來叫入窯,把燒好的磚拉出去叫出窯,一般入窯的人也管出窯,干這活的人要特別能受累、受罪。窯室里冬天溫度有四十多度,在里面干活出身汗,窯外面又寒風刺骨,一出來很容易感冒。夏天溫度有六十度,酷熱難耐,燒熟的磚熱得燙手,要墊一個皮墊子才能抓。窯里磚灰飛舞,一出汗,灰塵粘在身上,洗都洗不掉。

  要說有技術含量的就要屬燒窯的技術了,窯主對他可不敢輕易發脾氣。每天好飯好菜的侍候著,還管酒管煙。恨不能比對待他親爹親娘都好,也難怪,窯主能不能發財,全靠人家了!有的燒窯的技術和窯主簽的還有合同,按磚的多少分成。

圖片

  窯主每年對燒窯的第一把火很在乎,什么時間點火,要找人算,需黃道吉日、良辰吉時才行。點火燒窯這一天,備上豐盛的祭品、酒菜,數不清的鞭炮,祭拜神靈。平時吝嗇的窯主這時可大方了!燒磚要動土,按說該祭拜太歲,但窯主都是只供奉太上老君,尊他為爐神。可能是太上老君官職比太歲大得多了吧,祭拜他諒太歲也不敢怪罪。點火這天,大方一點的窯主,會慷慨地給所有干活的人免費一頓午餐,當然是饅頭加大鍋菜,菜湯里的油水倒是比平常多點,但喝酒吃肉的事除了窯主器重的幾個人,一般人是傍不上邊的。

  第一把火點著后,一般第一個窯室經過三天三夜,文火武火交替的灼燒,差不多就燒好了,然后依順序后面的窯室也陸續燒好,前面窯口的磚出了窯,就可以裝入新磚坯等著燒了。

  第一窯磚出窯的時候,也是窯主和燒窯技術員最緊張的時候,打開窯門往里一看,成色好,不黃皮夾生、不開花焦污,自然是皆大歡喜,臉上都帶著笑容。

  但也有燒砸的時候。    

  一個窯廠,就是一個江湖,一個社會的縮影。有起有浮、,喜有憂,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事,酸甜苦辣,磕磕絆絆。

  幾十年來,窯廠人用他們艱辛苦澀的勞動,給周圍的村莊、百姓,給社會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村居,一棟棟高大氣派的樓房里面都離不開瓦窯廠人心酸的汗水。磚瓦業發展較快,傳遍永強片。后來永強大地上磚瓦業也很快發展起來了,成為改變家鄉人民生活條件的主要經濟來源。

圖片

  磚瓦業是永強片傳統支柱產業,有幾十年歷史。20世紀80年代,永強片曾為甌海區磚瓦窯較集中區域之一,有117座磚瓦窯,五溪村就有12家。磚瓦窯占用農田面積大,挖泥制磚,損害土壤,又浪費了耕地資源,,制作一塊黏土磚浪費的資源是一塊水泥空心磚的三倍;肆意焚燒廢舊橡膠塑料,污染大氣環境,在倡導低碳經濟的今天,因燒制磚瓦,產生大量煙塵,煙霧彌漫,造成空氣和環境污染;掘土取料破壞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農田灌溉……曾被政府重視的磚瓦產業,由于加工工藝、設備簡單落后,已不適應天藍、地綠、水清、低炭、環保生活的需要,漫漫退出人們的視野。特別是1990年8月4日溫州機場正式通航,永強片區是屬于溫州永強機場凈空控制范圍,環保部門曾經多次打擊整治。但磚瓦對促進人類文明的貢獻,又不得不說。

圖片

  1995年3月中旬,民航華東管理局飛行區檢查組來溫檢查時提出警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干、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環保委主任宋健,分別于4月4日、4月6日做出批示。4月12日,浙江省副省長張啟楣到溫,就“溫州機場周圍磚瓦窯、陶瓷窯濃煙污染影響民航飛行安全”問題作出指示。14日上午,副省長張啟楣、省環保局局長黃家鉅、省民航局副局長樊旭、民航溫州站副站長胡安懷及市區領導翁錦武等為磚瓦窯、陶瓷窯污染一事在甌昌飯店召開會議。區委書記翁錦武、區長葉際仁召集區委、區政府及區委有關部門和永強片各鄉鎮負責人統一認識,寧愿年損失磚瓦窯、陶瓷窯產值10多億元,減少利稅上億元,流失固定資產1.2億元,也要下決心依法整治磚瓦窯、陶瓷窯工業。到1996年7月底,機場近圍和居民密集區的299座磚瓦窯、陶瓷窯依法拆除,94座被停產,131座辦理1996年年底自行停產手續,使“還潔凈天空于航空"的目標提前實現,受到民航部門高度贊賞,得到全國人大環資委和國家環保局肯定。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教育報》《浙江日報》等20多家新聞單位競相作了報導。

圖片

  瓦窯,是那個年代農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生產技術進步的象征。燒制的磚瓦,不但解決了農村基礎設施簡陋問題,而且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雖然當今的磚瓦外形美觀、質量上乘,但每當和那些上了年紀的人說起瓦窯,他們的興致還是很高,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

  前些天回老家,路過原來干過活的窯廠,不由得下了車,邊走邊看,曾經車馬喧囂、人聲嘈雜、冒著黑煙的窯廠早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一壇壇綠化樹苗,一圃圃鮮艷的花叢,一畦畦鮮嫩碧綠的蔬菜,幾方長滿了荷葉、不時有魚兒跳躍出水面的池塘,池塘邊停著幾輛車,幾個城里模樣的人正在垂釣。地還是那塊地,顆粒飽滿的麥穗,在陽光下走向成熟,只不過地邊那個不起眼的瓦窯卻消失了,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久久不能抹去。

圖片

 參考書目

1

溫州市龍灣區志, 中華書局出版社,2013.12

2

中共溫州市龍灣區委文件選編, 2016.6

3

龍灣60年發展紀實,方志出版社,2009.11




圖片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