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際式摔跤錦標賽結束女子跤比賽
全國國際式摔跤錦標賽女子跤比賽現場。 管新民 攝
溫州網訊 昨天是2022年全國國際式摔跤錦標賽的第6個比賽日,也是“女子跤”最后一個賽程日。頂著炎炎烈日,記者前往溫州奧體中心體育館,現場觀看了這場熱烈的精彩比拼。
賽場上的姑娘全是“力學專家”
體育場中央,四塊比賽場地上,八位選手兩兩捉對,同時開展著貼身肉搏。
只見這廂,短發藍衣女將跪撐發力快速精準反撲成功,那廂馬尾女孩抱腰滾橋一氣呵成,比賽不可謂不精彩。
臺上的摔跤姑娘,有著不同于纖弱女生的健美體魄,寬肩、收腰,四肢肌肉具有爆發力。當她們在相互對抗中滑落一行行汗水,眼角眉梢卻散發著堅毅與倔強,觀眾看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美在眼前盛放。
有人認為摔跤是蠻力的比拼,大錯特錯。場上的姑娘們分明都是妥妥的力學專家!只見她們在激烈對抗中,極力“穩住自己,摔倒對方”,不錯過任何一個讓對方重心不穩的機會,除了快、準、狠,還相當考驗智慧。看來摔跤不僅是體力的比拼,也是腦力的比拼。
看臺上的觀眾全是內行
都說看體育比賽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記者發現本次比賽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看臺上的觀眾似乎都特“牛”,每當賽場激戰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口中總能喊出指導性的專業術語。原來,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比賽不對大眾開放,因此看臺上的觀眾,不是教練員就是選手,都是內行人。
“看女子跤也能學到很多,在韌性上、在毅力上,她們都不輸。”來自內蒙古的130公斤級選手常鵬程說,觀看比賽對選手而言是一種學習經驗的手段,選手的技術、裁判的尺度等都能夠通過看來吸收經驗。
“邊線!邊線!”耳邊傳來激動的吶喊。這位觀眾是19歲的廣西姑娘唐廣娟,她在前一日的比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唐廣娟告訴記者,“今天是我開賽以來最放松的一天,我負責給隊友加油。”
江蘇隊成大贏家
當天是“女子跤”的最后一個比賽日,進行的是女子自由式摔跤65公斤級、68公斤級、72公斤級、76公斤級四個級別的比賽。經過激烈的“廝殺”,來自江蘇的趙秦和韓悅分別獲得65公斤級和68公斤級金牌,內蒙古烏云吉古日獲72公斤級金牌,湖南黃媛媛獲76公斤級金牌。至此,在女子跤10個級別比賽中,江蘇隊獨得5金,占據半壁江山。
本次比賽為期9天,有來自全國各地代表隊及特邀單位共132支隊伍1500多名運動員報名參賽。比賽分男子自由式、女子自由式和男子古典式三個跤種,每個跤種按體重各設10個級別。全國錦標賽是我國國際式摔跤項目水平最高、參加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比賽,此前兩年,溫州通過購買服務成功舉辦兩屆全國錦標賽,市場化運營成果得到各方好評,成為溫州社會力量辦體育的又一個鮮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