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0公里的“牽手” 新疆孩子有位“浙江爸爸”
中新網湖州7月27日電(施紫楠 童笑雨 張澤民)“回家還習慣嗎?也不要忘了看書……”27日,顧海林通過手機屏幕,與遠在新疆的孩子們視頻通話。
“高職考試”順利結束后,考生們乘坐火車回到新疆。陪伴他們三年成長的長興職教中心老師顧海林,望著他們遠行的背影,很是不舍。
自2011年擔任全國首屆新疆中職班班主任以來,顧海林十余年如一日,被孩子們稱為“浙江爸爸”。
顧海林說,孩子們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環境,有時候會有“摩擦”,問題也接踵而來。
某天晚上,顧海林像往常一樣巡查男寢,卻發現有一名學生不見了,“找不到學生,我真的很著急,猜到他可能去網吧了,就一家一家找,到第五家才找到。著急也是為了他們好,是為了對他們負責。”

2021年除夕,正是闔家團圓之時,一名新疆學生在寢室內卻突發急病,顧海林得到消息立刻帶他去醫院就診。對此,顧海林說,“學生們的父母在新疆,他們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就要承擔起父母的角色。”
正因這樣,顧海林陪伴學生的時間,遠比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還要多。
“一個星期能回來一次都很好了,有時候說好要回來,飯都做好了又不回來了。有時候半夜就出去,這十多年來他真的很辛苦。”顧海林的岳母劉桂芹對此深有體會。
即使父親很少陪伴自己,但顧海林的兒子顧宇軒非但沒有責怪父親,反而也想成為一名老師,“主要是受我爸爸的影響。雖然他經常放棄陪我的時間去陪伴他的學生們,但我能理解他。”

正是因為有顧海林這樣的“浙江爸爸”,如今,新疆部教學質量也隨之大幅躍升,越來越多從長興職教中心畢業的新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獨當一面。
據悉,這些學生在大學畢業后,又懷著感恩的心回到家鄉建設新疆,成為推動新疆地區穩定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