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伏旱,能否給古樹名木多些關愛?

甌海區新橋街道古榕春曉廣場內的古榕樹。 夏婕妤 攝
溫州網訊 今年高溫伏旱比往年來得更猛烈,城市園林養護也需比常年更精心,尤其是珍貴的古樹名木好比“耄耋老翁”,怎樣安全度夏牽動人心。
目前,我市共有古樹名木現存675株。高溫之下,分布在溫州各縣(市、區)的古樹名木狀態如何?記者昨天從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經日常巡查,古樹名木大部分狀態良好,其中,長在村莊、靠近人居的古樹名木,已通知養護人加強澆水。
塘河邊的“大綠傘”
胸徑最大的無柄小葉榕
在匯昌湖古榕春曉廣場里,一株樹齡1000多年的無柄小葉榕如蒼天綠傘扎根塘河邊,成為“塘河八景”最生動的寫照。“來,給我拍張照,一定要把這棵榕樹拍進去”,樹蔭下,一對攝影愛好者正在調鏡頭,擺造型。他們說,自己來公園就是沖著這棵全省最大的古榕而來。
甌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棵無柄小葉榕有著“千年榕樹王”之稱。據推測,其樹齡在1000年以上,胸圍15.3米,平均冠幅58.3米。這棵古榕樹在2015年由省綠化與濕地保護委員會、省林業廳發起的尋找“浙江最美古樹”活動中被評為最大(冠幅)古樹,胸徑之大,十余成年人合抱才勉強將其合圍。
榕樹根系發達又近水而生,所以今年的高溫干旱對這棵古樹來講,并沒有太大影響。烈日下的古榕樹生機勃勃,猶如一柄遮天綠傘,給樹下晨練的市民投下一方陰涼,成為“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生動寫照。
馬路中央的綠蔭
最受行人歡迎的“遮陽傘”
隨著城市道路的拓寬,溫州市區有不少百年古樹長在馬路中央。市區雪山路與鹿城路交叉口附近,就有兩棵古樹因為長在路中央,被來往行人稱為“遮陽傘”。
這兩棵古樹中,編號為NO:67的是一棵無柄小葉榕,編號為NO:68的是一棵樟樹。兩棵古樹相隔幾十米,遙遙相望成為雪山路與鹿城路上一道靚麗的美景。這兩棵古樹,尤其是無柄小葉榕,由于生長的地理位置特殊,古樹的標配“待遇”稍稍打了折扣。不過從長勢上看,這兩棵樹都綠樹成蔭,不懼烈日。
庭院里的一片陰涼
最需要精心呵護的“傳家寶”
市區紗帽河的弄堂里,藏著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鹿城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稱它既是古樹,又是名木。稱它是古樹,因為這棵銀杏樹的樹齡有百年以上;說它是名木,因為銀杏樹就長在溫州名人吳百亨故居的庭院內。據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介紹,這棵銀杏樹是當年吳百亨親手種下的。每到深秋時節,滿樹金黃的銀杏葉吸引了無數路人駐足。
據了解,今年夏季高溫雨水少,銀杏樹的日常澆水與養護,全靠周邊的居民來管養。鹿城園林綠化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定期上門,給銀杏樹修剪枝葉,消除病蟲害。不過隨著周邊老房子年久失修,銀杏樹的生活環境也日漸堪憂。鹿城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植保站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月他們剛剛上門給銀杏樹做了病蟲害處理,但由于弄堂十八彎,銀杏樹又長在民居庭院中,給日常養護帶來不少難度。
為高溫下的古樹名木
撐起“保護傘”
分布在城市角角落落的古樹名木,不僅是城市的綠色家底,更是市民心中彌足珍貴的“傳家寶”。記者從溫州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獲悉,截至目前統計,我市古樹名木現存675株,其中無柄小葉榕396株。在現存古樹中,最古老的是編號1-103樟樹,位于鹿城區松臺街道江心嶼公園著名的樟抱榕景點,樹齡1312年;冠幅最大的是編號1-89無柄小葉榕,位于甌海區新橋街道古榕春曉廣場,平均冠幅為58.3米。
據了解,目前我市建成區范圍內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今年夏天,高溫少雨,為了能讓每一棵古樹名木都能安然度夏,園林綠化工作者制定了“高溫作戰”表。在高溫期間,增加古樹巡查頻次,及時掌握每棵古樹動態,生長變化情況。同時加強對古樹樹池地被植物的澆水。園林綠化工人還增加對古樹枯枝清理,對長勢較弱古樹噴灑抗蒸騰抑制藥水,并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打藥。
此外,溫州還建立了古樹名木檔案查詢系統(微信公眾號“溫州園林”)。為加強對部分生長狀況不佳古樹名木的救護,溫州市近期通過調查摸底排查,已形成一批亟需采取保護措施的古樹名木清單,共73株,主要分布在瑞安市、永嘉縣和泰順縣等地。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此排摸基礎上,委托第三方專業公司對這批古樹名木開展實地踏勘,嚴格遵循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技術規范要求,按照“一樹一策”的原則,科學編制保護方案,為下一步組織救護這些古樹名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