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999_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高清一区_91 在线免费观看_久久网站热最新地址4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唯一具有新聞發布資質網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站

  • 溫州市網絡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辟謠平臺 -> 正文

警方緊急提醒:假的!

2022年09月01日 10:05:32來源:來源:人民網科普

  最新騙局來了!

  警方緊急提醒!

  已有人被騙!

  這些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借“數字人民幣”忽悠

  女子被騙轉賬4萬元

  隨著數字人民幣陸續被人們了解、使用,一些不法分子開始利用普通民眾對數字人民幣想積極參與使用的心態進行詐騙活動,造成民眾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近日,廈門警方發布一起典型案例,并通過該案例向廣大市民群眾預警,揭秘騙術,提醒市民小心提防不法分子借“數字人民幣”行騙

  案件詳情如下:

  8月28日上午,鄭女士手機接到一個自稱是“異地疾控中心”的電話,電話里對方稱鄭女士是密接人員。對方問鄭女士,一個171開頭的號碼是不是鄭女士的,鄭女士說不是,對方說該號碼登記的人員就是鄭女士,鄭女士堅持說不是自己的號碼。隨后,對方以“協助調查”為由幫鄭女士轉接到某市公安局,讓鄭女士與“警方”核實。

  之后,一名自稱是“某市公安局的民警”跟鄭女士聯系,鄭女士報了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對方說,鄭女士名下的賬戶涉嫌案件,還聲稱如果不是鄭女士本人就需要鄭女士進行核驗。對方給了鄭女士兩個QQ號讓鄭女士添加。添加成功之后,對方通過QQ語音跟鄭女士聯系。語音里,鄭女士把自己的銀行卡卡號告知對方,便于對方“核查案情”。

  接著,該“民警”向鄭女士稱,鄭女士的身份信息被冒用,需要通過賬戶驗證進行嫌疑的排除,如何“排除”?對方說需要鄭女士下載“數字人民幣”APP!   

  于是,鄭女士便按對方要求下載了“數字人民幣”APP,并使用自己的手機號和銀行卡號注冊了數字人民幣APP賬號。之后,鄭女士按照對方要求把自己支付寶里的錢提現到建行卡里。同時,鄭女士還退出自己的微信、手機定位、短信提示。    

  不久后,對方報了一個賬號給鄭女士,鄭女士通過自己的數字人民幣APP,轉賬給這個賬戶8次,每次5000元,共計4萬元。    

  8月28日晚上,鄭女士在家繼續跟對方聯系,對方稱讓鄭女士等消息。可是,到了29日上午,鄭女士問對方辦理情況以及對方的警號信息時,發現對方支支吾吾的,鄭女士就感覺不對勁了。于是,鄭女士聯系某市110,對方稱鄭女士是遭遇詐騙了。

  此時,鄭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并報警。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揭秘“升級版”騙術

  讓人以為只是“虛擬交易”

  據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介紹,鄭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公檢法的“升級版”騙術。此次騙局中,騙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熱點和民眾配合防疫的意愿設計詐騙圈套,讓部分民眾一開始便信以為真。隨后利用民眾對于國家機關的信任和急于澄清事實的焦慮心理,誘導被騙人進行轉賬以“自證清白”。   

  另外,此次的“轉賬”過程,騙子不再只是讓受害者將錢款轉至“安全賬戶”,而是要求使用“數字人民幣”。  

  據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分析,騙子之所以如此“操作”,是利用了部分市民群眾對于“數字人民幣”使用不熟悉的原因,鄭女士在報警時便向警方表示,自己在此之前沒有使用過數字人民幣,以為數字人民幣轉賬只是虛擬交易,錢款不會轉出去。另外,騙子在行騙過程中,要求鄭女士退出自己的微信、手機定位、短信提示,導致鄭女士通過數字人民幣轉賬時收不到金融部門的提醒通知消息,無法第一時間發覺錢款轉出。   

  警方提醒:

  真正的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或視頻連線方式辦理案件,也不會要求提供資金證明。

  凡是自稱公檢法并要求轉賬的都涉及詐騙。

  真正的防疫人員絕對不會詢問財產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的問題;

  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

  不會以任何理由讓市民群眾轉賬或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

  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撥打96110全國反詐勸阻專線進行咨詢舉報。

  緊急提醒!

  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推出

  騙子也開始蹭熱點

  近期,這些經典騙局

  穿上數字人民幣的“馬甲”

  卷土重來了!

  大家要當心!

  假活動:

  存1萬體驗數字人民幣

  A某手機收到一條“數字人民幣預約登記”的短信,并附帶了一個網址鏈接。

  由于前天A某在朋友圈看到“數字人民幣試點發行預約登記”活動推文,便放松警惕點開了網址。

  隨后,系統提示需要存入1萬元方可體驗數字人民幣,A某根據頁面提示轉入資金,片刻后資金即被轉走,符某方知受騙。

  【網警提醒】大家在參與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時需留意,不要進入來源不明的“活動鏈接”或“活動頁面”,不要在來源不明的頁面中填寫任何個人信息或轉賬。

  假流調:

用數字人民幣“核查”資金

  B某接到自稱是某市防疫人員來電,對方稱“疫情流調發現張某違反防疫規定,涉嫌故意隱瞞風險區行程,已被通緝”,要求B某通過“資金核查”的方式核驗身份信息。

  B某驚慌失措,與對方加了微信好友,安裝了對方發來的木馬軟件,并在對方引導下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先將銀行賬戶中8萬元兌換為數字人民幣,后將數字人民幣轉賬至不法分子掌握的其他錢包中

  之后B某意識到不對勁,與當地疾控中心聯系方知受騙。

  【網警提醒】真正的防疫人員絕對不會詢問財產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的問題: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您轉賬或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

  假公安:

以開通數字錢包為由

 共享屏幕獲得賬號密碼

  C某接到自稱是市某管理局的來電,聲稱C某名下的手機號碼曾發布違規信息,需要配合調查。

  對方報出C某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和銀行卡號等信息,讓C某深信不疑。

  隨后對方轉接“市公安局”,聲稱C某涉嫌詐騙活動,需要其提供財力證明,并要求和米某進行手機屏幕共享。

  C某在對方指示下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并將10萬元銀行存款充入數字人民幣錢包,對方在屏幕共享過程中竊取C某的交易密碼等信息,隨后立即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將10萬元資金分3筆轉走,C某才驚覺受騙。

  【網警提醒】真正的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或視頻連線方式辦理案件,也不會要求提供資金證明。凡是自稱公檢法并要求轉賬的都涉及詐騙。

  假網站:稱可以投資獲利,有炒作空間

  朋友向D某推薦“央行數字幣”交易網站,稱“央行數字幣”價格實時波動,用戶可以線上交易“央行數字幣”獲利。

  D某登錄網站后點擊充值,顯示“入金通道正在維護,請聯系在線客服進行充值”,咨詢客服被告知要將資金轉入一個個人銀行賬戶。

  D某就有點懷疑,于是給銀行打電話詢問,確認這就是一個詐騙網站。

  【網警提醒】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間,請勿相信用數字人民幣在交易所交易獲利等詐騙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數字人民幣熱點和部分民眾貪利心態,設計虛假交易網站并偽造“利好行情”以騙取資金,被騙人充值后則永遠無法提現。

  真正的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間。

  網警提醒:

  1.任何單位或機構(如公檢法、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不會直接通過電話或短信的方式要求您向指定數字錢包、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等進行轉賬匯款,請勿相信此類要求。

  2.數字錢包的名稱由用戶自行設置,不一定代表對方真實身份,請勿僅依據錢包名稱判定對方身份。

  3.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幣和硬幣等價,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間,請勿相信數字人民幣在交易所交易獲利等詐騙信息。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