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追捧的“防藍光”眼鏡,真有那么神奇?科學護眼才最關鍵!
凡是近視的小伙伴
對“防藍光”應該都不陌生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有多大?
所謂的“護眼神器”防藍光眼鏡
真的能護眼嗎?
今天我們來講清楚
01
藍光的最大來源是太陽
我們平常能見到的可見光,又稱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各種色光合成,七色光的顏色取決于它的能量和波長。
“藍光”(Blue light)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藍色和紫色的部分,波長在380~500納米范圍內。
長時間接觸高能量(或波長較短)的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

例如,紫外線的能量很高,過多的紫外線不僅會曬黑、曬傷皮膚、誘發皮膚癌;還會傷害眼睛,導致角膜和晶狀體的損傷。
藍光,就是可見光中最接近紫外線的“大哥大”。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來自陽光的藍光強度最大,正常人大部分的藍光暴露來自陽光;電子屏幕、日常用的各種燈具等發出的光中也有它的身影,不過遠不及陽光。
02
防藍光眼鏡有必要嗎?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取決于兩個因素:照度和時間,只有藍光照射的強度和時間都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防藍光眼鏡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減少短波長的光線,包括藍光對于人視網膜細胞的損傷,主要用于老年性黃斑變性。對孩子來說,藍光眼鏡是否能減少孩子近視的產生,目前尚未定論。正常生活當中不管你多少歲,防藍光眼鏡都不是必須的。

目前的防藍光眼鏡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研究證明:與標準透明鏡片相比,防藍光鏡片不會改變電腦使用時的眼睛疲勞,也不推薦在用電腦時佩戴任何特殊的眼鏡。

03
防藍光眼鏡可以防近視嗎?
藍光大部分來源于太陽光,藍光分有益和有害。有害藍光主要在400~445nm波段,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直接到達視網膜,長時間照射可能對視網膜細胞有損傷。有益藍光主要在445~500nm波段,夜間接觸可以抑制松果體素即褪黑素的分泌,調節晝夜節律。研究表明,兒童每天在戶外自然光下活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但戴防藍光眼鏡不能預防近視。
04
這些不花錢的護眼方法值得一試
1. 長時間看手機,盡量調成夜晚模式的黃光,一方面照度降低,一方面削弱了藍光。
2. 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戴防藍光眼鏡,相比于眼鏡,要嚴格控制看屏幕的時間,最好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3. 無論大人、兒童,看電子屏幕時,要遵守20-20-20法則。每看20分鐘,要移動眼睛看20英尺遠(6米)的物體20秒。要記住,多眨眼、多轉動眼珠、多閉眼。

4. 均衡飲食,不挑食不偏食,少喝甜品飲料。食用顏色深的蔬菜水果更有好處,比如胡蘿卜、紫甘藍、菠菜、獼猴桃、橙子、藍莓等,也要多吃五谷雜糧。
來源:北京健康教育
原標題:倍受追捧的“防藍光”眼鏡,真有那么神奇?科學護眼才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