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做實審查監督 龍灣人大守好人民“錢袋子”
龍灣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余平)“錢怎么花?誰來審查、批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了沒?”如何更好地做到創新監督方式,切實增強人大監督的剛性和實效,一直以來都是龍灣區人大常委會開展預算審查監督工作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龍灣區人大常委會堅持群眾路線,通過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監督方式,逐步構筑起“事前審查強基礎、事中審查強管控、事后審查強保障”的工作格局,踐行“為民辦什么實事,人民說了算”。
首次票決部門預算調整
日前,龍灣區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召開,會上率全市之先將預算追加超10%的6個部門在會上專題匯報資金追加情況并接受人大常委會表決,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作用,有效解決部門隨意追加預算的問題。
“有了預算審議和票決,過去的那些政績工程或缺乏可行性的工程就難通過。”溫州市龍灣區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曾煥強說。據悉,今年以來龍灣區深入貫徹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出臺規范預算追加(調整)審批文件,不斷優化財政資金審批流程。此次6家單位申報預算追加金額1.02億元,最終審批金額7970萬元。
而“票決”也不是口頭說說而已。“專題調查,專家審查,組織聽證,票決之前我們還要做很多事前工作。”曾煥強介紹,為加強對預算的審查監督,龍灣區人大常委會從原先僅對部門預算編制方案審查監督,轉變完善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監督方式。
通過“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監督方式,龍灣區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大為提高。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共收回結余指標2億余元,盤活存量資金達1億多元;調整部門預算審查項目近60個,共調增預算資金4千多萬元,調減預算約1.5億元,并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三審制度”盯牢政府性投資
區人大常委會票決政府性投資項目,是人大常委會行使重大事項討論決定權的積極創新,是依法監督、正確監督、有效監督的具體實踐,有利于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目前我們是對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政府性投資項目進行審查監督。通過‘三審’制度,牽住‘牛鼻子’精準發力,促進政府投資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曾煥強說,在政府投資項目提交審查前,龍灣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或者對項目有一定了解的代表,通過座談交流,對項目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社會性進行研究分析,同時財經委通過視察、調查,廣泛吸收群眾意見建議,最后由常委會審議。
如2021年龍灣區政府報送5000萬元以上重大投資項目13項,總投資39.68億元,年度投資10.08億元,區人大常委會對此組織了調查論證,并召開聽證詢問會議。區人大常委會逐項票決通過后,報區人代會批準,同時要求區政府報告年度預算執行時要報告政府投資預算執行情況。
曾煥強表示,政府重大投資項目關系城市發展形象,關乎人民群眾期盼,加強人大監督,形成監督合力,能夠有效保障項目決策更加科學,資金使用更加合理,投資效益更加顯著,項目質量更加可靠。
審計五年回頭看推動問題整改
每年8月,龍灣區人大常委會聽取財政決算報告和審計報告前,組織工委成員進行初審,著重突出上一年度重點審查的預算單位,會后進行跟蹤監督,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嚴格對照審計報告發現的問題及時落實整改措施。每年12月,專題聽取區政府關于審計中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匯報,進一步強化跟蹤監督,確保審計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同時也促進了部門預算執行中問題的整改和完善。
“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是加強人大財政經濟和社會發展審查監督工作的重要一環。”曾煥強說,“審計五年回頭看”采取通過人大財經委調查、區委財經委專題研究、人大常委會專題審議等方式,對前五年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從源頭上規范和改進工作,提升審計工作效能、增強人大監督質效。重點對反映比較集中、屢審屢犯等共性問題進行了認真梳理分析,共梳理出84個問題,截至目前,“審計五年回頭看”問題整改率為66.67%。
“剩余三分之一的問題再不整改,我們就要召開質詢會,亮出利劍了!”曾煥強表示,為更好維護審計監督的嚴肅性和人大法律監督的權威性,切實增強震撼和警示效果,改變一些問題“年年審、年年犯”和整改事項“嘴巴重視、落實無視”的狀況,龍灣區人大常委擬首次啟動“質詢利劍”,讓人大監督硬起來,推動審計整改監督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