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戰轉換,狀元街道封控區58名居民就地轉為志愿者
龍灣新聞網訊(記者 葉張靜 通訊員 陳麗詩)“前梅南路門牌雙數的居民現在下樓做核酸,其他人先在家里等……”11月27日,動員協調組的林永孟正拿著喇叭通知居民下樓做核酸。
2天前,因突發陽性病例,前梅片區被劃為封控區,居民生活按下了暫停鍵,“黨群連心·分組包戶”五組迅速平戰轉換,58名居民就地轉為志愿者,管理服務封控區“最后一米”。
“請大家保持距離……”穿著紅馬甲在現場指揮核酸檢測秩序的75歲老人梅雪良,正是狀元街道慈善地標狀元亭的負責人。“平時我都去狀元亭給大家燒茶、煮粥,現在封控了出不去,我被編入秩序維護組,負責叫大家測核酸要排好隊、保持距離,能幫上點忙,很開心。”
在前梅封控區,10余名熱心的老人發揮余熱,組成秩序維護組,“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街坊鄰居,大家都給我們幾個老頭面子,很配合。”36年黨齡的老黨員梅美柳笑著說。
“我在物資分配組,之前村里梳理了一份鄰居名單給我,還培訓過怎么做好防護分發物資,之前覺得肯定用不上,沒想到我們前梅封了,這下打實戰了。”封控區內志愿者梅旺興說。梅旺興從鄰居家借了個小推車,每天推著推車穿梭在封控區的街頭巷尾,變身“跑腿小哥”,把這份特殊的“外賣”送到了居民家中。
“我是鄰居給我送大米、牛奶的時候才知道還有物資發。”一位租戶剛租住到前梅,沒想到才住了兩天就遇上封控。“送的東西比我平時買的還好,太感謝了!”
“陳阿姨28日上午要血透需提早對接車輛、醫院;孕婦的雞蛋已送到;獨居老人3戶每天打2個電話……”村民代表梅國榮拿著重點人群清單,仔仔細細地記錄著封控區內獨居老人、孕婦、重疾人員的情況。
“我家小孩肚子痛,又吐又拉……”“整理下東西,我這就叫救護車來!”11月26日,接到居民電話后,當班的志愿者馬上聯系狀元衛生院,開通綠色通道,把一位突然腸胃炎的小孩送往附二醫。當晚,小孩已回到家中,但重點人群關愛的工作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