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龍灣】浙江新聞客戶端丨當“20+”遇上二十大丨女教師周以帖:回到夢想開始的地方
編者按:最美的青春,與祖國同在,與時代共鳴。當20多歲的青年人遇上黨的二十大,將奏響怎樣的青春樂章?《走讀龍灣》推出“當‘20+’遇上二十大”系列報道,將視角對準風華正茂的青年群體,記錄他們以青春之名拼搏奮進,為實現“中國夢”匯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少年……”11月24日,龍灣區海濱第二小學六(1)班教室內,孩子們整齊的讀書聲,聲情并茂、婉轉悠揚。該班班主任、語文老師周以帖正在課堂內教授新課。
周以帖今年27歲,6年前從杭州師范大學畢業后,成為百年老校海濱二小的一位青年教師。“很幸運,能回到母校工作,這里是我教師夢想開始的地方。”周以帖告訴我們,“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這里有一群溫暖的老師,鼓勵我,幫助我,改變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傳承的意義后,周以帖希望通過她的啟蒙,在多年之后,她的學生們也能回到這里,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早讀、早操、上課、看書、批改作業、聯系家長……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其實更需要細心與耐心。在周以帖看來,教育工作,是一場生命的修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溫暖生命的過程。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六年,也是當班主任的第六年。”周以帖回憶道,六年前,剛接觸班級的40個小家伙們時,最初根本認不清誰是誰,一眼望去,他們甚至從外部特征上都非常相似。長期相處以后,才慢慢發現每個孩子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沒有重復,各有特色。而她也在不斷思考、關懷和學習,去適應他們的成長。
作為一名90后教師,周以帖還在業務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允許自己在專業領域含混不清。因此,她利用多種渠道堅持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持續不斷地學習鉆研,讓她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獲得了龍灣區骨干班主任綜合榮譽以及溫州市級課題一等獎(省課題立項)、市級案例一等獎、市級論文二等獎等多種教科研榮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無論這個世界怎么改變,不變的是‘捧著一顆心來'的工作態度。”周以帖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她將繼續做好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做一名“為未來,向未來,創未來”的未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