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官、大作為,“善治”成就鄉村振興——記海城街道埭頭村書記兼主任張智慧
龍灣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王策)“他,上任一個月,為村集體增收500萬被溫州網報道;他,上任兩年,埭頭村被列為溫州首批‘共同富裕樣板示范地’、市第一批‘未來鄉村’示范地,并榮獲‘浙江省善治村’、‘溫州市數字化場景先行村’、首屆浙江數字鄉村‘金翼獎’百優村等稱號……”這就是現任海城街道埭頭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智慧,“善治”成就鄉村振興、探索共建共享新路子的善果。
張智慧,出生于1983年07月。兩年前,他走南闖北,忙于養家忙于生意,因緣際會,從商人華麗轉身為埭頭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生于斯長于斯的他,深情地愛著這方村落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村民。
兩年來,他堅持以為民服務為己任,率先垂范,帶領村干部、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各類志愿服務工作,勤奮務實、開拓創新,帶領埭頭村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張智慧的帶領下,埭頭村致力于打造共享共富的村級發展示范樣板,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基層設施建設,提升村民綜合活動場所,切實提升村民幸福指數。張智慧全力抓好內涵提升、服務功能完善、民生事業改善、工程亮點打造等各項工作,高效改造閑置空地,建成首個村居多功能運動場,建設約30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還打造“海城集市”月光經濟網紅打卡點,完成輪船河生態景觀治理工程。
張智慧作為埭頭村的“教頭”,引領村干部不斷優化鄉村治理體系,建成“埭頭村為民服務中心”。今年來通過信訪代跑代辦功能,張智慧還成功化解一起五年的拆遷信訪積案。“張智慧上門耐心做工作,親自幫助跑貸款、跑房屋置換手續,讓信訪戶摸到心儀的安置房,真正實現了‘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面積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優化 ’!”一名村干部如是說。
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作為龍灣區人大代表的張智慧不斷深入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2015年,村里開辦的愛心食堂,因資金短缺、管理主體缺失被迫歇業。但村里較多老人無力為自己做飯,老年人吃飯成為一大難題。在張智慧的牽頭下,通過爭取資金扶持、建好內部基金池、發動群眾志愿服務等方式,短短半個月就完成了“共享社·幸福里”愛心食堂的提升改造,并采取“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個人出一點”方式籌措資金,為有就餐需求的老人提供“差額補貼”用餐服務。張智慧心系老人胸懷大愛,積極牽線,溫州濱城醫院與埭頭村合作建立康養e站,讓轄區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今年以來,他還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危橋改造、停車場建設、道路提升等32件“關鍵小事”全部辦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智慧兢兢業業,敢抓敢干,2019-2020年度獲區“優秀黨員”、2021年獲區“微型黨課大賽”三等獎、2021年6月獲區“村社黨組織書記工作交流會優秀獎”、2021年12月獲“溫州警務之星”、2022年3月“溫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突出個人獎”、2022年6月獲區“疫情防控事跡突出黨員干部”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