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欄目總導演呂明晰:構建和諧 媒體有責
龍灣新聞網訊 5月11日,區文化中心,2012溫州市公民道德教育巡回講座龍灣干部專場在此舉行,可容納700、8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會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會意的笑聲,報告廳周邊“禮、義、廉”等八個字,揭示出這是一場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講座。
臺上詼諧幽默、橫貫古今、侃侃而談的主講人,就是本報此次專訪的對象——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總導演呂明晰。據悉,《天下父母》欄目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以弘揚孝道為主題的電視欄目,欄目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電視欄目,連續五年舉辦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評選活動,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當天晚上,在其下榻的賓館,記者對其進行了采訪。(以下是記者與呂明晰導演對話,簡稱呂導)
記者:這是您第一次來溫嗎?呂導:這不是我第一次來溫。早在2010年我就來過溫州了,去年我還與文成縣周墩村結對建立了溫州首個親情教育基地。這幾年,我去過樂清、瑞安、文成等地,但來我們龍灣還是第一次。這次來溫,也是今年年初市文明辦的盛情邀約。
記者:您能談談對我們溫州人的印象嗎?您如何看待這次2012溫州市公民道德教育巡回講座活動?
呂導:我第一次接觸溫州人時,老實說出乎我的意料。溫州人很熱情、實際,不客套、不虛,我們原以為搞商品經濟的人會很虛、做花樣文章,但溫州人做事實實在在,不繞圈子,這是溫州人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這次溫州公民道德教育巡回講座活動,溫州又走在了全國前列;顒訌氖姓畬用嬷鲗В鲄^(縣)黨委、政府、宣傳部門積極推動、往前引領,這在全國還是第一個。建議溫州一定要好好總結經驗,為國人提供一個新的溫州模式樣本、典范。
記者:在當今娛樂至上的年代,您是怎么想到要創辦《天下父母》這個親情欄目?
呂導:《天下父母》這個欄目,我們2004年就開始做了。當時創辦很偶然,初衷是當時山東電視正進行全方位的改版,邀請各方專家會診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做好我們山東電視臺的定位。最后商議“以儒家文化為依托”,提出了“情深似大海、義重如泰山”的口號。這需要一批電視節目跟進,結合電視臺的定位,我們就提出創辦一個有關親情的電視節目。
當時我正做一個叫《今夜星空燦爛》的娛樂類綜藝節目,整天跟大明星打交道,觀眾喜歡看,收視率也高,當時領導叫我做這個節目,我也是一萬個不愿意,不理解。后來接手后,通過長時間的分析、研究、策劃,我發現做這個節目越來越有意義、有價值,大有可為。
記者:我們注意到,你早上講《孝道與幸!分v座時,PPT上特別標注“構建和諧,媒體有責”。您覺得構建和諧,作為媒體人有什么話特別要說嗎?
呂導:媒體人是什么角色?我干媒體(電視臺)干了28年。一開始,也認為這是一份工作、養家糊口職業而已,但接手《天下父母》這個欄目后,我對媒體工作性質產生了重大轉移。媒體人是什么?媒體人是社會教育工作者,是老師,這是媒體人的本質定位。
媒體做得好,會產生正面引領,做得不好,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媒體人和生產者生產其他產品不一樣,鞋、帽子這些僅僅作為使用功能,但如果媒體人做的媒體方向產生偏失,就會讓觀眾價值觀出現偏失,從而引發整個社會發生很大轉變,出現道德倫喪等很多問題。
我現在出來大聲疾呼,就是讓更多人明白,還教育的本來面目,教育首先是教人學道、辯明人生方向的,片面學“術”的話,會帶來很大的危害。我們《天下父母》欄目就連續五年舉辦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評選活動,欄目開播以來引起包括港、澳、臺等在內的中國演藝界明星競相參與,每年通過網絡媒體推薦、自薦的演藝明星數不勝數,根據其事跡我們予以采訪、展播,每年大概展播100個左右,在群眾中特別是青少年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社會形成重“孝”的良好風氣。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