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物流企業試水“營改增”
龍灣新聞訊(王策)我省自去年12月1日啟動“營改增”試點工作以來,各方反響強烈,而據最新消息,自今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開,屆時包括物流行業在內的“營改增”試點行業將基本消除重復征稅,有效減輕了相關企業的稅收負擔。
所謂“營改增”,簡而言之就是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營業稅通常按照營業收入總額和適用稅率直接征稅,增值稅則只需企業對產品和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根據“營改增”實施細則,陸路、水運、航空等交通運輸業適用11%的增值稅稅率,代替了過去營業稅3%的稅率;而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則采用6%的增值稅稅率,代替過去5%的營業稅稅率。
近日,記者先后采訪了溫州市龍灣區物流商會、龍灣物流有限公司,溫州金雁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等行業企業負責人,他們普遍對改革持肯定態度,認為“營改增”有效地解決了營業稅重復征稅問題,尤其是抓住了交通運輸和物流業這個關鍵行業,通過降低其經營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最終商品的成本價格,給產業鏈上眾多企業都能帶來利好,對降低物價大有裨益,同時也為將龍灣打造成現代空港物流基地注入新的動力。但由于物流企業日常重要支出部分的路橋費尚未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物流輔助服務項目中的人力成本例如貨物運輸代理服務、代理報關服務、裝卸搬運服務等項目發票取得困難,一些物流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升。帶著這些企業經營者反應較為集中的問題,記者找到了溫州市龍灣區國稅局“營改增”小組負責人。
據該負責人解釋,“營改增”之后,大部分關聯企業的稅負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一點可從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可以看出,僅在2012年,試點“營改增”企業直接減稅426.3億元,整體減稅面超過90%,而在龍灣,這個比例達到95%左右。當然行業不同,稅率不同,即使同一行業,由于進項抵扣情況不同,企業的負擔情況也不同。目前,爭議較多的物流業中一般納稅人企業稅負不降反升問題,主要是由于在營改增實施初期,交通運輸等行業因為稅率由3%上調至11%,因抵扣不充分而產生稅負增加(當前抵扣范圍覆蓋面不夠廣泛,增值稅抵扣發票不易獲取),但隨著試點行業和地區的擴大后,增值稅抵扣鏈條正常運轉,稅負增加情況會呈逐步下降乃至逐月下降態勢,長期看企業是可以減負的。基于這一原因,“營改增”實施初期政府通過出臺了扶持政策,根據浙財預〔2012〕29號規定: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以后,按照新稅制(即試點政策)規定繳納的增值稅比按照老稅制(即原營業稅政策)規定計算的營業稅確實有所增加的試點企業,根據企業稅收負擔總體持平的原則,可向財政部門提出扶持申請,由市、縣(市)財政根據企業稅負增加情況給予補助。
該負責人還表示,如果我們從物流行業上下游整個產業鏈去考慮的話,得出的結論將更加樂觀。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來看,由于11%的稅金可以獲得抵扣,即使試點企業含稅運輸費高于其他開普通發票的運費,也會接受11%的進項發票。因此,試點地區企業與其他不能提供11%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同業者相比無疑也有了很大的競爭優勢,其業務發展空間無疑也會得到很大拓展。
作為一項新政策,“營改增”的本意是讓稅收回歸到為政府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資金的本質上來,減少稅收對經濟發展產生的扭曲作用,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但由于新政策的試行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顧及到政策實行的方方面面。不過,隨著政策的逐步推廣試行,暴露的問題會一步步得到解決。在不斷完善中,“營改增”這項新政策相信最終會發揮出起減輕相關產業發展負擔的作用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