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龍灣制造”向“龍灣創造”嬗變
本報訊(王策黃日聰)日前,國際著名激光專家顧波博士將自己的創新團隊,正式“落戶”溫州國家高新區,這支擁有48項激光國際專利的團隊,試圖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這個園區內轉化為實際產出,將加速推進我區激光與光電產業發展。
“在產能過剩、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經濟環境下,創新驅動是傳統行業經濟持續的動力,企業必須堅持科技創新,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區依托高新區這個國家級平臺,始終堅持把提升自主創新作為調整產品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支撐點,不斷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品牌質量和檔次,為我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發中心,使產品跟上國際潮流,從外觀、結構、使用功能等方面通過創新設計,產品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改變。”溫州市愛好筆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憲德告訴記者,他們愛好筆業在技術研發、技術改造方面就投資了9000多萬元,擁有自主產權的授權專利達200多項。如今的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的劇烈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重視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下一步,他們將著手研制中性筆墨水,以解決中性筆墨水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問題。
“現在市場上企業間的競爭力日趨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只有不斷創新,開發新產品,只有科研,才能更好地了解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新應用產品的質量。”浙江天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向記者坦言,通過近幾年的研發,他們的產品走在同行業的前列。他們每年專門用于科研經費600來萬,毋庸置疑,新產品的開發也為企業節省了許多原材料,成本降幅很大。公司今年1-6月份,銷售額同比增加了40%左右,是科研帶來的一個可喜成績。眼下,他們組建了一個40多人的創新平臺,為企業提供科技信息咨詢,培訓講座、檢測分析等等。通過打造這一平臺,使得大量產品從創意設計變為成熟產品,解決經濟、科技“兩張皮”問題,助推了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騰飛的強大驅動力。近年來,我區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大對愛好、天龍在內的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傳統優勢骨干企業進行提升改造,同時積極培育激光光電、創意文化等新興產業發展。引導企業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加強企業的研發機構建設,推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與對接,從而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品性能和附加值。截止目前,全區已擁有科技創新型企業243家,其中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7家,各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67家,專利申請量2376件,授權量1927件,實現年工業總產值240.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