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社區老年人協會成立
今年計劃實現30%社區覆蓋龍灣新聞網訊 7月19日,狀元街道狀元橋社區老年人協會成立,137名會員通過選舉產生了協會的“草根領袖”。由此,龍灣首家的登記在案社區老年人協會正式誕生。
近年來,農村老人協會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老人協會不規范化管理所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過去老協有名無分,雖普遍存在,卻并不規范。由于無法開立非公企業賬戶,集體財產只能存放在會長個人名下,個人腐敗問題和民事糾紛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規范化管理老人協會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區在狀元橋社區試點,率先成立社區層面的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基層老年人組織,并登記在冊。與以往的行政村自主籌建的老人協會不同,老人協會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可開立銀行賬戶。
據悉,這是我區首家社區層面的老年人協會以社會團體形式登記在案,為進一步推開老年人協會工作,我區計劃今年內在全區社區實現老年人協會30%的覆蓋,逐步探索經營方式,深入規范老年人工作。
根據協會章程,協會的業務范圍,包括辦理老年證,協助社區管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咨詢和維權幫助等工作。同時,明確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資產管理、使用原則,章程的修改程序等,并出臺《狀元橋社區老年人協會會費收繳標準和管理辦法》。在財務方面,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并規定要將資金使用情況每年向會員公布一次,實現財務透明化管理。
“這個老年人協會成立之后,有了獨立的法人和銀行賬戶,就便于我們一些專項的經費輔助的下撥了,更有利于推動社區老年人的事業發展。”據區老齡委辦公室主任董紅梅介紹,專項補助經費可用于老年設施建設、老年人慰問、老年人大學等工作的開展,同時,該銀行賬戶還可接收社會熱心人士的捐款捐贈。
如今許多村居社區中,成年男性大多在外工作,老人多留守家里,老年協會組織重要性得以顯現。據介紹,我區還將讓老人協會協助管理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這是一種創新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模式,讓他們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的管理工作,真正地實現老人的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養。(露霞 思佳 美華 秦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