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訪談:“最美溫州人”鄭興訚的故事
龍灣新聞網訊 面對存有50萬巨款且夾有密碼紙條的銀行卡,是據為己有還是完璧歸趙,在龍灣務工的江西小伙子鄭興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了最樸實的社會正能量。8月1日下午,本網將這位拾金不昧的“配送哥”請到了我們的演播室,一起聊聊他的故事。
鄭興訚今年30歲,是上饒廣豐縣大石鄉人。在18歲的時候,他就來到溫州打工,這是他的在溫州的第12個年頭,期間從事過保安、焊接工等工作,現在是一名物流配送員。
鄭興訚每天要騎著這輛電瓶車送貨20多趟
“很能吃苦的一個人。”他的同事陳利濱告訴記者,在這么炎熱的夏天,鄭興圁每天平均往返送貨不少于20趟。“我們需要他幫忙送貨時,他一定會幫。”與鄭興訚一起當配送員的代容城說,他總是最早來單位,把衛生打掃干凈,下班卻總是最遲一個。鄭興訚有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在老家由他的母親撫養。“但媽媽身體也不好,有高血壓,一直吃藥。”說起母親和孩子,鄭興訚一臉愧疚。鄭興訚說,出來打工前,他母親就叮囑他要腳踏實地地做人,生活要靠自己。他把母親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底。這次撿到存折歸還失主,并不是他第一次拾金不昧的行為。鄭興訚說,他以前在溫州新城站撿到一個錢包,在那里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等到了失主。
在鄭興訚的家中,記者看到,不到十平米的家只有一張床和一臺小型電風扇。“這里便宜,每個月房租只需要120元。”鄭興訚告訴記者,他和妻子每個月生活花銷700多元,剩下的錢都寄回老家交給母親。50萬對鄭興訚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但他不為所動,將其“完璧歸趙”。他說,誰都需要錢,但不是自己的錢,拿了就是不義之財。
如今,鄭興訚成了媒體的焦點。“這幾天電話快打爆了,經常在送貨的路上,就有媒體打電話來詢問我事情的經過。”鄭興訚說,他沒想到這樣的小事,會讓大家那么關注。連日來,《浙江日報》《溫州日報》《溫州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對鄭興訚作了報道,人民網、鳳凰網等多家知名網站進行了轉載報道。
7月30日,龍灣區委宣傳部到鄭興訚的工作單位看望慰問他,對其拾金不昧的行為大力褒獎,并當場授予鄭興訚“最美龍灣人”榮譽稱號,號召全社會向鄭興訚學習,并為其送上2000元的獎金。面對獎金,低調的鄭興訚挺不好意思。他說,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其實就算是撿到100萬、500萬,他都是會照樣還給失主的。
7月31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其“最美溫州人”的榮譽稱號。(柯露霞 林日豐)

鄭興訚夫妻倆的住處
記者手記:訪談前,記者專門去了趟鄭興訚在龍灣雙車路租住的家,夫妻倆就住在一個只有7、8平米大小的房間里,家里最大的家電就是一臺小電風扇。50萬元是鄭興訚兩夫妻不吃不喝近十年的收入。這么多的錢對于普通人來說,尚且會有所心動,而它擺在鄭興訚面前的時候,他卻不為所動,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到失主,歸還錢財。鄭興訚的行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