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灣生活了這么久,終于知道永昌堡原來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溫州人有個特長,
就是很善于在各個階段的文化再造中不斷玩出花樣翻新,
尤其能夠在一些跟吃喝、跟玩耍有關的事情上搗騰出各種彩頭來。
他們總會在一些小事情上精心提煉,
或者賦予一些特別的趣味,
從而引得眾人不關注不喜歡都不行。
永昌堡的做法體現了溫州人的這種聰明,
按照老溫州的說法正所謂:
舊有舊的名堂,新有新的玩法。
永昌堡位于龍灣區永昌鎮新城村,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當時為抗擊倭寇入侵和保護當地百姓的安全而建,是距離溫州市區最近、保存較為完好的抗倭寨堡和歷史街區,是江南水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區域,至今保留著舊時的院落、小弄堂、老街坊,承載著永昌堡人許多的記憶。
永昌堡作為老的歷史街區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過人之處,在每一個城市都能夠找到類似的地方,所不同的是溫州人并沒有將這個遺留下來的城墻和老街老巷人為地拓寬發揮,而是特別仔細地保留了小而安然的自有構成。
雖然有些地方被推倒重來,但是幾座具有代表性的老房子還安然地坐落在原來的地方,以至于讓人能夠在生分中很快又找回想象中的那份真實,使得這座古老的寨堡依然很生動的體現著過去和現在當地居民的生活精神。
出于對當代人樂于吃喝、歡鬧、觀賞之類感官享受的照顧,永昌堡也特意迎合了大眾的種種趣味,這里把一些私房菜館、民俗餐飲、休閑茶舍、特色民宿、娛樂休閑等情景消費,以小而全的特色經營方式,玩戲法般的詳盡展現出來,使其成為一處城市的懷舊游憩地。
說到底,這里是一個以照顧本地人休閑需要為出發點的地方。
【追述】永昌堡的往事從前
永昌堡留存的是一段段王氏先人抗倭歷史的細碎片段,也是當地百姓勤勞、智慧和團結一心精神的見證。
明代,因溫州沿海備受倭寇侵犯,叔杲兄弟發起修建此堡以抗倭。堡寨最外圍是一條長長的古城墻,南北長738米,東西闊455米,高8米,基闊4米余,周長2366米,四周有四座陸門,東環海,南迎川,西鎮山,北通市。
沿著通市樓或環海樓的石板階梯,即可登上古城墻。城墻上設有12座敵臺,各門邊有水門,上設城樓,戰時可為現場指揮之用。城墻內還留有炮道、古炮等防御設施,保存至今大部分完好。
永昌堡之名寓意永遠昌盛,包含著祖輩對城池和子孫的期望與祝福。
【瞻仰】宗族文化的一脈傳承
一座宗祠,一種傳承。
王氏宗祠是王氏宗族文化的象征,坐落在永昌堡通市門邊,是族人王澈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所建。宗祠為二進合院式木構建筑,占地8670平方米,大門是花崗巖結構的石碑樓,經過時間的洗禮,略顯破舊,但卻氣勢恢宏,向八方游客詮釋著這群族人輝煌的歷史。
進入宗祠內,正廳上方有一塊“奕世簪纓”的匾額,意思是家族世代為官。
王氏宗祠分七個展廳,正間的五個展廳分別為“粼誼長存”廳、私塾、正廳、“姻族千秋”廳和“王氏名人”廳,介紹當地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
兩邊側廊則分別以文字、圖片、實物等形式向游客展示抗倭歷史和城堡文化。王氏宗祠后有一幢五間二層樓仿古式的永昌圖書館,藏有永昌堡歷代進士舉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圖書,圖書館后院還有一個私家花園,亭、橋、池、石、廊兼備,景色宜人。
【品讀】在古街的懷舊地帶
一間古屋,一份懷想。
永昌堡內現存有都堂第、世大夫祠、右司馬第、狀元第、王紹志故居等多處明清時期的民居,基本上保持原來格局。
位于御史巷1號的都堂第是明嘉靖年間督察院僉都御史王諍的故居。屋舍為典型的明清東南沿海水鄉人家布局,三面臨水,坐北朝南,有七間兩進,中后院各有軒房三間,以木結構為主,輔以青磚花崗石,整座建筑端莊巧雅。
試想回到從前,在這般精致的宅院中,靜靜地蜷在藤椅中,抿一口清茶,旁觀書中幾多悲喜,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沒有喧囂,沒有煩擾,這不也是諸多現代人的夢想嗎?
【瀏覽】街頭巷尾的花樣年華
在永昌堡走走逛逛,你隨時會看到穿戴各式古裝、民族服飾的人,三個一組五個一群擺著各種造型在拍寫真集,其中有拍情侶照的,有拍親子照的,更多的是來這里紀念青春拍閨蜜照的阿姨們。
這陣勢讓人誤以為走入了某個正在拍攝連續劇的影視城。攝影師通過鏡頭去發現這里古老斑駁的城墻,風格各異的石橋,錯落有致的民居,古香古色的宅院,游人又通過照片分享永昌堡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觀資源。
攝影藝術與百姓的自娛自樂相輔相成,把永昌堡打造成了溫州最熱門的寫真集拍攝地,也吸引著更多游客走進永昌堡,多角度、多景點、多看點的了解古堡,體驗古堡居民原生態的生活。
【再現】原住民的市井生活
永昌堡不同于其他古村、古鎮很重要的一點在于這里始終生活著當地居民。
雖然年歲長遠、風吹雨打,永昌堡的容顏漸漸老化,功能也日漸衰退,但其蘊含的精神特質使得這里成為原住民愿意永遠堅守的家園。有人居住是對古村最好的保護,這里的居民在保護原始歷史風貌的前提下,再考慮生活需求,將保護與更新有機結合,他們是古堡的主人,是古堡的生命活力之源,主導演繹著古村落濃濃的鄉土生活、民俗風情。
【領受】茶熏水調怡然時光
如今的永昌堡,順街的店鋪,巷里的院落,開滿了各式小店、餐飲店、茶室、民宿......
每一道門檻里都有讓人想一探究竟之處,每個商家用自家風格呈現著不同的主題文化,讓人覺得去那里不僅僅是為了吃喝或購物,而是完全可以停駐下來。
在這里你可以沿著上下兩河,在風格各異的石橋上數臺階;可以隨處游走,看小孩子們在河堤上捉小蟲玩游戲;可以拐到“8號庭院”,吃一頓地道的永強家常菜;可以到“鄭家園”嘗一杯用烏豆、北棗、當歸、枸杞、紅糖等泡制的麥麥酒;可以在新城街找一家小店,和老板坐下拉家常,不知不覺你也成了這里的主人……
自駕路線:
溫州市區出發,甌海大道建中街出口下,經羅東大街直走,沿路牌指示即可到永昌堡
公共交通:
市區可坐9路,21路,48,49路,62路至永中下,再乘坐三輪車可直達;132路到永昌堡西
來源:溫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