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網”神探 龍灣公安有位網警包攬全隊2/3配偵案

凈淫網查獲數千部淫穢視頻凈毒網對數據揪出11名毒販凈黑網斷網取締89家黑網吧
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但里面的罪案卻無比真實。所謂網警,就是這個虛擬世界的守望者。
他也是一名網警,在虛擬世界里沖鋒陷陣,斗智斗勇。
電腦常是他唯一的“武器”,為了找尋隱蔽在海量信息中的對手,他通宵達旦熬紅雙眼,與時間賽跑,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他叫王常俊,龍灣公安分局網警大隊民警,一個人包攬了全隊2/3的配偵案件。
□晚報記者葉雄偉通訊員楊繼劃
-客串鑒黃師破獲全國首例微信傳播淫穢視頻案
王常俊今年32歲,自“小霸王時代”就開始迷上電腦的他,對網站建設有濃厚的興趣。從溫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畢業后,先當了一年村官,又當了一段時間的技術員,2010年報考公安成了一名民警。
跟多數民警一樣,王常俊也先被分配到基層派出所歷練了兩年,后被調入龍灣公安分局網警大隊,隨即在虛擬世界中火力全開。
他的成名之作,就是全國首例微信傳播淫穢物品案。
兩年前,微信還算是個新生事物,這也意味著它暫時擁有不少灰色地帶,有人借此使壞。
2014年10月31日,海濱派出所民警發現了一個名為“123”的手機微信群,成員有500人,群里常有人發布大量的淫穢視頻。隨后此案網絡偵破任務分配給了王常俊。
“我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案件及法律法規,此前我們分局處理過很多傳播淫穢物品的案件,可那些都是在路面上賣淫穢光碟的,微信傳播淫穢物品的案例尚屬空白。”
王常俊沒有氣餒,跟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法制部門多次探討,確定以其所發送的淫穢視頻數量來衡量是否夠罪。
得到領導批準后,王常俊潛入微信群,堅持每天下載群里的淫穢視頻,還放棄晚上休息時間一一查看并及時統計數量,在偵查的前期充當了鑒黃師的角色。
兩個多月下來,他查獲了幾千部淫穢視頻。這起案件還被公安部列為“部督案件”,引發全國關注。
“類似的微信群還有一些,只是這個‘123’特別有名而已,我當時還加了好幾個群,經過半年的偵查,一起收網,抓了十幾個嫌疑人。”他說。
-數據分析
發現販毒網絡
繳毒30公斤抓獲11名毒販
“微信案”告一段落后,其他線索紛至沓來。
在去年6月份全國開展的網絡掃毒專項行動中,龍灣警方發現有人涉嫌在網上賣大麻,數量還很多。作為網絡偵查骨干民警,王常俊深入研究交易暗語,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判定背后應該有一個完整的販毒網絡。
憑借嫻熟的網警技術,王常俊對從第三方支付平臺得到的數據進行比對碰撞,在連續加班數天后,終于理清了該販毒網絡的架構并查清涉案人員的身份。
去年6月底,龍灣公安分局對該案進行收網,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繳獲各類毒品約30公斤,打掉5層販毒網絡,發現涉及吸販毒人員線索450余條,涉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龍灣網警大隊更是因該案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網絡掃毒專項行動成績突出集體。
-整頓黑網吧
研發全國首批
“網吧人像實名管理系統”
除了破案外,王常俊還肩負著管理轄區網吧的職責。
由于網吧上網人員成分復雜、流動性大,容易成為網絡詐騙、黑客攻擊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這些老大難的問題促使王常俊這個有網絡工程師證書的“技術男”,干了回老本行。
“我看到一些動車站、機場里,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日漸成熟,就想著能不能把這技術用在網吧中。”王常俊說。
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王常俊牽頭項目開發,經過半年多的研究,在今年5月成功研發出全國首批“網吧人像實名管理系統”,再次引發輿論轟動。
這個系統安裝后,群眾走進網吧,把身份證在讀卡器上刷一下,再看一下攝像頭,1秒鐘,網吧登記就完成了,識別率達到95%以上,讓龍灣網吧也走入“刷臉時代”。
對于轄區突出的“黑網吧”現象,王常俊提出用“斷網”取代搬機器、罰款等傳統取締方法。“斷網”也就是報電信部門對認定為“黑網吧”的無證無照營業場所的寬帶賬號予以永久查封。為此王常俊會同其他同事進行技術攻關及時推出了黑網吧ip、端口查詢工具。目前,黑網吧整治行動正在龍灣區風風火火地進行,累計已斷網取締89家次。
除了管理和案件偵查,其實王常俊的主業是合成作戰。他深知派出所工作的繁雜和辛苦,牽頭研發了合成作戰平臺,簡化案件配偵手續,民警只需在辦公室電腦上錄入幾個字,剩下的手續則由王常俊自己補全。此舉極大地方便了派出所民警。
據統計,合成作戰平臺于去年5月投入使用至今,王常俊共完成配偵數486條,配偵偵破案件89起,一人包攬了整個龍灣網警大隊2/3的配偵案件,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65名,抓獲逃犯6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