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更青水更藍,溫州“扛”回全省治水最高獎!
溫州網訊 7月8日,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縣“大禹鼎”名單公布。溫州的治水成績如何?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大禹鼎金鼎
甌海區

2014年至2021年,甌海區“五水共治”共奪得“大禹鼎”7座,其中金鼎1座、銀鼎3座,成為全市獲鼎最多的縣(市、區)。8年來,甌海區不斷通過“清三河”“剿劣”等專項行動,累計完成治理垃圾河、黑臭河47條,剿滅劣五類小微水體273條。

楊冰杰 攝
2021年實現全域“污水零直排”建設,主要定類污染指標氨氮同比下降6.0%,6個斷面全面消除V類水質,省控斷面Ⅲ類水質比例100%。
全方面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和生活供水、節水共治。溫瑞平原仙湖調蓄工程(甌海區)和溫瑞平原西片排澇工程(甌海段)被正式列入省“百項千億”項目庫,近3年累計投資達30億元。

大禹鼎銀鼎
平陽縣

近年來,平陽縣以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動。全縣5個省控以上斷面達到Ⅲ類水及以上比例100%,10個市控以上斷面水功能區達標率100%,較2017年的70%提升了30%,首次實現全達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對標對表全面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累計完成騰蛟鎮、麻步鎮等9個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鰲江干流(南雁段)、瑞平塘河(昆陽段)、青街溪和九疊河獲評省級美麗河湖。
大禹鼎
溫州市

李玉容 攝
2021年,我市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首次達到100%,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達到93.8%,分別較2020年上升了7.1%和9.4%;交接斷面滿足功能要求比例為100%,較2020年上升了8.3%;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率64.1%,居全省第一,治水成效顯著,水環境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
鹿城區

2021年,鹿城區抓好“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排水管網改造提升等項目,高位推進“五水共治”各項工作,第二次奪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獎。水質方面,全年全區8個市控以上站位水質全部達到IV類水以上,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連續六年100%達標。強勢推進“污水零直排”建設,2021年共完成13個街鎮的36個生活小區建設項目、20個新建排水管網整治項目和13個排水管網續建項目。河長履職能力繼續提檔升級,2021年,全區469條河段完成巡河18946次,上報、處理問題10228個,區級河長月度履職得分、鎮級河長月度履職得分均列全市第一。
樂清市

林賢銘 攝
2021年,樂清市以“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為主抓手,深入推進“五水共治”“找尋查挖”專項行動,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全市8個縣控以上斷面均達到Ⅳ類及以上,其中蒲岐國控斷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和總磷平均濃度為0.62mg/L和0.12mg/L,同比2020年分別下降了47%和20%,提前3年完成國家要求。高質量推進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超額完成溫州下達的建設任務,項目投資及投資完成率居溫州前列。上線全省首個水治理綜合管控平臺,實現河流水質在GIS地圖上可視可查可處置、一屏管控,全方位開展精準智控。
蒼南縣

“五水共治”開展以來,蒼南縣全民參與河湖治理,河(湖)長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縣1638條(段)河道全部實現河長全覆蓋,并建立“一河一檔”,先后創建了莒溪大溪、蕭江塘河、藻溪大溪等省級美麗河湖以及蒲江河等市級美麗河湖。全縣9個斷面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1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水質類別達到II類,為歷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