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眠神器“白噪音”分分鐘哄你睡著?不可長期使用
入睡困難,夜間易醒,白天困乏……失眠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為了快速入睡,許多人會在睡前打開白噪音歌單,在風聲、雨聲、小溪流水、海浪聲中入睡。
白噪音助眠,到底是潮流還是科學?
白噪音是由人耳可聽到的20~2000赫茲的聲音構成,功率譜密度分布是均勻的,大腦可以很快適應白噪音的存在。有研究發現,白噪音縮短了部分人的入睡潛伏期,可 以解決他們的入睡困難,但會增加夜間覺醒次數和時間,改變睡眠結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高級心理咨詢師、湖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肖勁松表示,持續的單調的聲音刺激,確實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不過白噪音只適用于身心健康、睡眠稍稍有點不太好的普通人群。這類人在睡前播放這類白噪音,可以舒緩情緒,幫助入睡。如果是因為焦慮、抑郁等情緒心理問題引發的失眠,使用白噪音用處不大,這類人群還是應就醫檢測,找到影響睡眠的根源,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用科學的手段,來改善睡眠問題。
對于當下火爆的白噪音助眠,在使用的時候也需要“有度”。持續暴露在噪音下,你的聽覺系統很可能得不到休息,內耳會將聲音信號轉換成神經信號,交由大腦分析,整個過程大腦需要保持活躍。結果就是越睡越累。第二天醒來就會萎靡不振,難以集中注意力,心情也隨之受到影響。
拋開白噪音不談,如果睡眠時長時間佩戴耳塞或者耳機,也會增加外耳道發炎的風險,甚至損害聽力。過大聲音的白噪音可能損害聽力和認知功能,還會掩蓋耳鳴,嚴重者還會損害心臟健康。
有兒童的家庭也不要使用白噪音助眠,嬰兒若長期暴露于白噪音環境下,有可能掩蓋了語言等正常的聽覺輸入,從而影響嬰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所以,專家建議大家盡量不要依賴白噪音,“不少方式是很新潮,但最好不要受潮流蠱惑,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自然的入睡方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