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999_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高清一区_91 在线免费观看_久久网站热最新地址4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省政府新聞辦批文·浙新辦[2008]17號

  • 龍灣區(qū)唯一具有新聞發(fā)布資質網(wǎng)站

  • 溫州市第一批文明網(wǎng)站

  • 溫州市網(wǎng)絡文化協(xié)會理事單位

  • 市級青年文明號參賽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龍灣新聞網(wǎng)  ->  新聞中心  ->  辟謠平臺 -> 正文

剛要開學,就有多人中招!浙江多地警方緊急預警

2022年09月01日 10:06:17來源:來源:杭州日報、路橋公安、仙居公安、平安鼎、義烏公安

馬上正式開學廣大家長學生們也進入到了新學期的忙碌

  此時,大家千萬要多留個心眼

  詐騙分子也調整狀態(tài)

  正式開工了

  他們有的已經(jīng)混進了家長群

  搖身一變成了“班主任”

  在微信群內發(fā)布收款二維碼

  以此來實施詐騙

  浙江多地警方發(fā)布緊急預警

  已有家長中招!

  一定提高警惕

  ↓↓

  群里假冒班主任@全體家長

   “學校需訂購系列知識習題,費用一共598.5元”

  近日,浙江臺州路橋區(qū)路北派出所就接到了多起此類的詐騙案件。

  8月20日,阮女士看到班級家長群里發(fā)布了一條信息,是自己孩子“班主任”發(fā)來的,大致內容是:“學校需訂購系列知識習題,費用一共598.5元,家長需抓緊時間轉賬,轉賬后將截圖發(fā)在群內方便后期統(tǒng)計”并發(fā)來一個收款二維碼。

  由于阮女士看到發(fā)信息的微信頭像與自己孩子班主任的頭像相同,群里已經(jīng)有不少家長回復了,“班主任”又不斷催促“馬上要登記匯總信息”,阮女士便也沒有過多懷疑并核實,隨即通過掃碼支付了598.5元。

  在阮女士支付成功后沒一會,群內的真實班主任便出來澄清信息,稱有人冒充自己的頭像和昵稱實施詐騙,提醒其他家長不要轉賬。雖班主任發(fā)現(xiàn)澄清得及時,但還是有多位家長已經(jīng)轉賬。

  一樣的套路在多地上演

  今年9月,小劉同學就要進入小學開啟學生之旅,然而臨近開學,卻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就在前天,小劉的媽媽帶孩子一起來到金華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報案,稱被“班主任”騙了。

  “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了班級群二維碼,我看到信息后便掃碼進了群。”小劉媽媽說道,班級群很重要,相關開學的事宜都會在群里發(fā)布。

  不成想,詐騙分子也偷偷通過掃碼混進了班級群,伺機實施詐騙。

  8月26日下午5點,騙子偽裝的“班主任”趁著老師忙于工作,在群里發(fā)了收費消息和一個二維碼。

  而偽裝成學生家長的騙子,則立馬響應,上傳了轉賬截圖,騙取家長信任。

  看到名字和頭像都跟班主任的一樣,小劉媽媽和其他幾位家長看到這條消息后,沒有懷疑,馬上就把錢轉了過去。

  “資料費是假的,是騙子!”可到了晚上,突然有家長在群內提醒,小劉媽媽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而此時真班主任也馬上發(fā)布群公告說明,因為在忙于事務,一時沒看到群里騙子發(fā)的信息,等家長來找他核實后,他才發(fā)現(xiàn)并趕緊報警,可騙子已經(jīng)跑路了。

  騙術揭秘

  像這樣的詐騙案件,似乎每年都在上演,但為什么屢屢會有家長被騙?在椒江公安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黃志偉看來,這是騙子鉆了許多家長和班主任線上建群,彼此不熟悉的空子,化名“某某老師”或“某某家長”偷偷潛入群。

  “由于很多群聊設置并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很多不法分子可以直接掃碼進群。”黃志偉說,一旦添加成功后,騙子往往會第一時間查看老師的頭像、昵稱、群備注等信息,然后更換頭像以及身份信息,借機下手。

  老師上課、督促學生午休、自習以及晚上的時間段,是許多騙子鉆空子的時機。利用這樣的時間差,騙子發(fā)布“收款要求”時,往往老師無法覺察,家長也對此深信不疑,于是“坑”就這么埋下去了。

  “事發(fā)后,我們追其原因發(fā)現(xiàn),原來是騙子盜取了家長群中一名學生家長的微信號,再把微信頭像和昵稱改得與班主任一模一樣,從而冒充老師在群中收款。”黃志偉說,此案中的騙子專門挑選了晚上這個時間段下手,就是想趁著學生及老師休息的時候,利用這個時間差讓家長和老師雙雙“入坑”。

  警方提醒 微信群這個功能要開啟!

  家長看到班級群內發(fā)布的收費信息,應及時聯(lián)系班主任核實確認,切勿輕易轉賬匯款!

  班主任應定期對班級群成員進行身份核查,清理身份存疑群成員,并啟動入群驗證功能,防止陌生人隨意入群!

  為了提高廣大同學和家長們的

  反詐意識和能力

  幾種常見的詐騙類型

  快來看看吧

  1

  繳費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盜取或克隆家長、老師的微信、QQ,以各種方式混進家長群,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假借“老師”的名義,以需要繳納服裝、教材、資料等費用為由實施詐騙。

  2

  謊稱孩子出事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冒充學校領導、班主任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借以“孩子剛到學校出事了,如生病、暈倒等,需要住院,急需家長轉賬匯款支付醫(yī)藥費用等”理由,在家長未經(jīng)核實且情緒慌亂的情況下,引導家長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實施詐騙。

  3

  點擊鏈接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老師給家長發(fā)送帶有鏈接的短信,謊稱點擊鏈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關信息。點擊鏈接后,實則為木馬鏈接,盜取個人信息,騙取驗證碼,從而盜取銀行卡賬戶資金。

  4

  機票、火車票退改簽類詐騙

  詐騙分子以“航班、列車因天氣、故障等原因被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為借口”或以“受疫情影響”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虛假網(wǎng)址,要求提供驗證碼等信息,進而盜取受害人銀行卡中資金。

  5

  助學金、助學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學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員,謊稱有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提供信息辦理相關手續(xù)便可轉入家長賬戶,得到信息后以繳納相關費用為由,讓家長轉款騙取錢財。

  不聽、不信、不轉賬

  開學季,謹防冒充老師詐騙

  微信群,“群主入群驗證”功能盡量要開!



[編輯: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載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