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浙江新聞客戶端 | 一園兩區五中心,龍灣這個街道繪就鄉村振興幸福畫卷
龍灣新聞網訊 在數字化農田內,不見農民身影,田間機器人會自主巡田;在研學基地,孩子們在機器人帶領下學習農耕文化……這一幸福的生活圖景,將成為龍灣人民的幸福密碼。
11月3日上午,龍灣區新聞辦舉行龍灣區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暨永興數智都市農業公園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永興街道將以“研學文旅體驗+數字農業示范”為發展路徑,推動“龍灣區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項目落地。
據永興街道辦事處主任鄭錦宇介紹,該項目規劃面積約2平方公里,總投資約5000萬元,謀劃形成“一園、兩區、五中心”的創建格局。其中“一園”即龍灣數智都市農業公園;“兩區”即研學教育實踐區和數字農業示范區;“五中心”即研學教育中心、數字農業展示中心、為農服務中心、農事培訓中心、休閑服務中心。該街道將把科技農業、精品農業的發展,與都市旅游、研學教育結合起來,以獨特的農田生態景觀、農業生產景觀、農村文化景觀為展現內容,融合參觀、教育、休閑為一體,形成多功能民生休閑農業園區。
白鷺在田間飛舞嬉戲。張崇禹 攝
建設“龍灣區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永興街道有基礎,更有底蘊。該街道位于龍灣區東部,是坐擁萬畝良田、農旅資源豐富、田園風情濃厚的農業重鎮,也是規上工業總產值領跑全區的經濟強鎮。近年來,該街道不斷挖掘紅色文化根脈,打造龍灣革命教育館、圣邦黨史學堂等紅色教育基地。同時,以龍灣革命教育館為支點,撬動沿線生態資源,打造激光射擊場、露營基地等,進一步推動農文旅融合,實現村集體收入突破億元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新打造的省級現代化農業園區核心區,將持續深耕“三塊田”——
數字之田,引入數字管田系統,形成涵蓋種植、加工、物流、營銷、交易等全產業鏈的數字大腦,提升水稻生產效率、降低農藥化肥依賴,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效益之田,打造夜光綠道、星空民宿、螢火蟲公園等星光業態,引入田園集市、歡樂農田、農情體驗等項目,形成“朝游農田、夜入星宿”農旅品牌。
人文之田,設置稻田景觀帶、數字農田展示中心、教育研學基地,植入勞動教育、糧食科普、農業實踐、科技教育等功能,形成以農業科技為基礎,以文化為內涵,以研學為核心的綜合功能區,打響“雅頌龍灣、清韻永興”品牌。
這一農業園區成熟后,將為當地提供超過50余個本地就業保障崗位,經營預計年收入超600萬余元,形成一套可復制的現代農業園區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