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很溫州!被亞運場館里的鏡頭溫暖到了
中秋節來了,亞運場館多了一份節日味道
“小青荷”手繪團扇贈亞運選手
紅色的折扇、發光的小燈籠、門上掛著的“中秋快樂”……9月28日,記者一踏入溫州奧體中心記者工作間,就感受到一股濃厚的節日氛圍。
“臨近中秋佳節,我們特意把記者工作間做了裝扮布置,希望記者朋友們在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溫馨。”溫州奧體中心場館運行團隊記者工作間工作人員郭昕融這樣說道。
這樣的布置,一下就抓住了許多記者的眼球,其中一位來自日本的記者問道:“我注意到了你們的布置,你們是不是接下來有中秋和國慶的假期?”
在記者工作間,記者體驗了一下DIY手提燈籠:先把“小燈泡”放到竹編小燈籠里,再把燈籠掛到有兔子圖案的卡片中,貼上“平安喜樂”的貼紙,掛上小提手,一個簡單的手提燈籠就做好了。
據了解,其中一些裝飾是由志愿者“小青荷”手工制作的,比如桌上的紅色折扇,還有手繪的宣紙團扇。賽后,志愿者們還將手繪團扇送給前來參賽的亞運選手。
這些宣紙團扇,有的寫著“花好月圓”“味滿中秋”,有的畫著奔月的小兔子。得知這批扇子將送給亞運選手,參與繪畫的志愿者王雨欣說,她覺得很自豪。“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通過手繪扇子的形式,可以讓她們了解我們的文化,也表達我們的善意。”
在觀眾席,記者發現,幾乎每個座位上都放置了一把扇子,扇子整體為藍色、扇柄為黃色,并寫著一些與亞運相關的觀賽服務介紹。這是奧體中心專門為觀眾準備的。
中秋、國慶假期,多個場館內仍有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揮灑汗水的運動員、報道賽事的媒體記者,他們的付出,為這個佳節增添了精彩的“亞運色”。
圖片來源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團委
她們穿著漢服看了一場球
9月28日下午,在溫州奧體中心看臺區域,一名穿著紅色漢服、頭戴中國結來觀賽的小朋友引起記者注意。經詢問,她的小名叫“哈哈”。
“晚上有中國香港隊的比賽,想來給運動員們加油。”哈哈媽媽告訴記者,女兒所在的幼兒園當天舉行中秋節活動,哈哈穿著漢服參加,一放學就跟著她來觀賽了。
除了哈哈,現場還有一名五年級的小朋友“烯妍”,她穿的漢服以白色、綠色為主,配色淡雅。“烯妍”告訴記者,她還特地讓媽媽給梳了一個漂亮的發髻,戴上了花鈿。
“亞運會在我們國家舉行,參賽選手來自亞洲各國和地區,我也想讓他們看看中國的文化,漢服就是很好的選擇。”“烯妍”說,她很喜歡傳統文化,也很喜歡歷史,平時會特意去看一些和歷史有關的書籍,而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歷史教師。“現場還有日本隊、越南隊,我們也會給她們加油打氣的!”“烯妍”說這話時,頗有一分小小東道主的氣勢。
“烯妍”觀看的這場比賽,正是日本女足對戰越南女足,這時,正好日本隊進了一球,全場都響起了歡呼聲,而后越南隊發起進攻的時候,歡呼聲也是不絕于耳,觀眾也在用實際行動證明杭州亞運會的口號精神——心心相融,愛達未來,亞運會不光把世界萬物聯結在一起,也把人心凝聚在一起。
他在看臺“聽”了一場賽
溫都訊 9月28日,溫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看臺區內,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乖乖地趴在座位下面,主人牽著牽引繩,時不時摸一下狗狗的小腦袋。根據觀賽規則,寵物是不可以進入看臺的,那么這只狗狗為何例外?其實,這只拉布拉多是導盲犬,當晚它身穿著標有“導盲犬”的“制服”跟隨主人進的場。
“之前看到‘龍灣發布’公眾號的公告,說可以帶導盲犬進入,我就特地過來感受亞運賽事的現場氛圍。”項先生是一位先天性視障人士,家就住在奧體中心附近。
項先生說,自己攜帶導盲犬進入場館時,志愿者非常熱情地將他們引導到位置上,這讓他感到很暖心,“志愿者還提醒我周圍的觀眾,這是導盲犬,不要害怕,也不要傷害它、踩到它。”
這只乖巧的導盲犬名叫“艾希”,已經陪伴了項先生將近一年,而除了“艾希”以外,和項先生共同來觀賽的,還有他的女友戴女士。戴女士雖患有視弱,但可以看清楚賽場上的動態,觀賽期間,她時不時將場上發生的賽況轉述給男友,妥妥的“私人解說”一枚。
“還是挺有意思的!”“聽”完比賽,項先生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來源:掌上溫州客戶端,記者:謝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