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門口的鄰里學堂 讓幸福教育“鄰距離”
近日,正值放學時間,在龍灣區“鄰里學堂”總站里陸陸續續來了幾十個孩子,他們正安安靜靜地閱讀,等待著家長接送,學堂內的舞蹈房、聲樂室、書法繪畫間、書吧、自習室都有附近居民的身影。

“我覺得小孩子在這里學習的環境特別好!”家住星海街道的劉正蘭十分認可“鄰里學堂”,帶女兒參加了該處的舞蹈班,“這里比較優惠,老師教得特別好、很認真,小孩子也特別喜歡,主要是離家近!
據了解,“鄰里學堂”聘請優秀金牌導師,以公益性和半公益的形式開展豐富多樣、喜聞樂見的全齡段培訓,將才藝、科學、思政、金融、心理等有趣有味的教育送到群眾“家門口”,繪就“家門口、公益性、有溫度”的鄰里成長新畫卷。

“從8月份我們開課到現在接收了大量群眾,在這里接受的公益教學課程。主要是有藝術課程和家庭教育以及婦聯團委的一些公益課堂,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龍灣區“鄰里學堂”總站運營負責人董衍滔介紹道,“鄰里學堂”總站有教學空間、自習室和孩子們的閱讀區。針對許多家長下班較晚難以接送的現實困難,工作人員也會幫助濱海學校的孩子4點半銜接輔助放學,由“鄰里學堂”的老師協助看管,這也是獲得了許多家長的點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龍灣區始終秉承“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想辦法提供什么”的理念,通過下沉一線知民意、曉民情,盡心盡力破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星海街道干部在日常摸排過程中,了解到轄區現有工業、企業2800余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5萬的產業工人集聚于此,普遍存在著兩難兩少的問題,即員工家長送學難、新居民子女看管難,和素養能力提升渠道少,免費優質教育資源少的問題,轄區新居民家庭亟需家門口的優質教育服務資源。

隨后,作為區級總站的承辦街道,星海街道黨工委將“建設‘鄰里學堂’作為主題教育期間開展“黨建惠民”的具體載體,把解決‘兩難兩少’問題”列入街道主題教育“為民解憂”關鍵小事清單,積極對接區級部門,整合部門、高校、第三方社會組織資源下沉基層,將“組織鏈”嵌入“管理鏈”,通過圍繞居民綜合素質提升需求,開展全齡段課程培訓,著力打造黨建引領下的鄰里成長新場景,以民生服務的“溫度”提升主題教育的“質效”。
據了解,“鄰里學堂”運營兩個月以來,已累計開設班級83個,報名人數達1600余人,惠及2830人次,為群眾減免費用103560元。接下來,預估每月至少將近有1000余人次參與學堂各文藝興趣科目學習,群眾參入熱情和好評持續上升。
(來源:閱龍灣客戶端,記者:戴新如 林資達 編輯:吳夏 徐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