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僑創小鎮以“娘家式”服務 打造海歸人才集聚地
“我剛回國時便得到了龍灣區提供的人才住房,家具家電一應俱全,讓我能夠迅速融入當地生活,專注于工作,真的感受到了‘娘家式’服務的用心。”6月25日,在溫州僑創小鎮人才工作交流會上,高級科學家、中國眼谷標準認證平臺主任盧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會議圍繞“涉僑企業集聚地、海歸人才創新地、為僑服務新高地”的建設目標,深入探討政府服務在引才、留才方面的舉措與建議,讓參會的海歸人才真切地感受到來自龍灣區委區政府的關心和關愛。
人才是第一資源,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留學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僑創小鎮自去年8月25日落地以來,始終錨定“涉僑企業集聚地、海歸人才創新地、為僑服務新高地”的建設目標,依托小鎮“園區+院所+企業”全鏈條優勢,持續掀起引才聚才最強攻勢,始終保持人才高速流入強態勢。截至今年5月,小鎮范圍內共匯聚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485人,海外人才占比超42%。今年1-5月份,新增全職E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82人,海外人才占比超48%,其中新引育全職海外頂尖人才1人、省級以上領軍人才8人,以高速增長之勢持續領跑全市。
那么,僑創小鎮靠什么吸引人才?
在許多參會的高層次人才看來,僑創小鎮不僅有完備的配套設施、給力的政策支持,還有“娘家式”服務。據了解,僑創小鎮在龍灣區領軍型人才創業項目評審機制的助力下,鼓勵人才領創、企才共創、院才聯創、資才融創,推動了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快速落地。去年以來,已累計引進人才領創項目18個,今年又有27個項目通過新一輪評審。與此同時,小鎮還通過場地支持、發展獎勵、研發補助、成長激勵等全鏈條服務,推動已落地的人才主導型企業爆發式增長,幫助掌握核心技術的海歸人才項目實現社會融資,在這里,人才集聚優勢正持續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光子集成(溫州)創新研究院的王依霖博士深有感觸:“我是去年9月份從英國來到這里的,前一段時間,在龍灣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成功入選‘甌越英才計劃’。”
此外,今年,龍灣推行“有為有位”增值化人才服務改革,系統推出五大陪護計劃、五大暖心工程,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人才信貸、就醫綠通、出行暢通、文體優享等特色增值服務舉措,和人才公寓、人才之家、人才咖啡等系列服務設施,都讓廣大海內外人才在小鎮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生活有品質、內心有歸屬。
“目前我們已設置了接待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僑商大廈作為整體孵化大樓,承載企業孵化需求,實施領導掛鉤聯系僑胞僑企,開通僑企服務直通車,推行‘三師’助僑為企服務等制度,整合各類服務平臺資源,全力推動華商回歸,僑創項目和人才回歸。同時我們也制定和整合了各項制度,整合惠僑惠企惠才‘三十條’政策,擬定了項目入駐管理辦法,吸引更多優質人才匯聚僑創小鎮。”溫州僑創小鎮人才與科創服務部部長項彩月表示,“娘家式”服務就是要用真心、細心、耐心、貼心、用心為僑胞、僑眷、留學歸國人員、涉僑企業解決他們遇到的任何問題。
全媒體記者 余平 方亞特 編輯 吳夏 方妍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