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團星創環保:打造溫州的“六小龍”
“我們充分利用溫州園博園挖掘出來的渣土、淤泥、棄土來制作路沿石、鋪地石、裝飾石、側邊石……產品又重新用于溫州園博園的建設。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溫州園博園里特設資源化再生園區,讓觀光者一睹我們產品的‘綠色循環’的風采……”溫州海螺集團公司常務副總裁、浙江星創環保集團常務副總裁邵璋對記者說,他們的產品供不應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去年全年銷售額才兩千多萬元,今年前兩個月銷售額就超億元,呈幾何級增長。

記者走進海螺集團星創2.0車間,兩條生產線機器轟鳴,運行順暢,各生產環節銜接有序,一堆堆稀松淤泥經過泥料預處理、混合攪拌、均化布料、真空壓制、快速養護、磨拋切割等工序后,固結成硬邦邦的石材,成為一塊塊無機生態石。據星創環保集團總裁助理、外聯部總經理孫寧介紹,星創2.0車間是全國首個“淤泥制石”產業化智造示范基地,全程實現自動化生產、數字化控制、信息化管理,集智能制造、降本增效、標準生產、復制推廣等功能于一體,是“淤泥制石”技術在全國產業化應用推廣的樣板工廠。
“這次開工建設的濱海星創環保生產基地是星創‘泥制石’產業化落地的第5個項目。”邵璋對記者說,他們在溫州灣新區濱海園區建設的濱海星創環保生產基地,占地面積約33畝,將設10條建筑固廢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消納建筑固廢300萬噸,年產值可達3億元,項目一期5條生產線將于今年五月份建成投產。
目前,星創全國產業化布局正在全面鋪開,已在溫州龍灣、龍港、甌海、濱海及杭州富陽建成5個生產基地,并與世界500強浙江省最大國企物產中大集團、全國500強廣東省屬國企廣晟集團等國企及成都、綿陽、貴陽等城市分別簽約合作投建產業基地,將產業延伸到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西南部地區。“今年,星創將新落地5個城市、新建50條生產線,并計劃三到五年內投資50億元在全國100個城市建設500條生產線,形成超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的產業規模,打造成為溫州的‘六小龍’。”邵璋如是說。

星創環保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深度聚焦環境治理問題,將城市固廢進行資源化利用并轉化生產為新型環保產品,重新應用于城市建設,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綠色發展。鑒于此,全國各地國投公司紛紛向星創環保簽署投資協議,發展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的創新實踐。溫州市國投公司是我市國有股權投資和基金投資的主平臺,聚焦市委市政府“5+5+N”新產業體系,重點關注優質產業龍頭和創新項目開展股權投資。邵璋說,前不久,市國投公司通過股權投資方式入股星創環保集團。他們通過國企實力與民企活力強強聯合,做大做強這一利國利民、造福社會的環保產業,將星創環保打造成為城市固廢資源化利用領域的領軍企業,為“無廢城市”建設和綠色循環發展助力賦能,書寫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說到出海搶灘,越南富成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文發來星創參觀考察期間,達成了合作共識,并現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據邵璋介紹,越南的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建筑材料的市場需求量猛增。當下,富成集團正在越南太平省進行3400公頃(約51000畝)的大規模建設開發,將在建設當中廣泛應用外墻保溫材料和泥制石生態環保建材。根據協議,雙方還將進行經濟技術合作,在越南合作建廠,生產經營星創環保無機生態石;在越南建立孚甌新型外墻保溫板營銷網絡,開拓越南及東南亞市場。
“今年4月份間在我們企業舉辦全省固廢綜合利用新技術成果現場會……”談到星創的發展規劃時,邵璋透露,長期以來,建筑淤泥、河道淤泥等城市固體廢棄物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且消納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難度大,一直是環保痛點難題。他們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能將淤泥、渣土制成無機生態石,還可以將盾構泥制成路基回填土和抹墻混合砂漿,將市政污泥制成生物質燃料棒,進一步拓寬了固廢消納范圍,讓更多的固廢變廢為寶。接下來,他們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一步領先”的基礎上持續做到“技術保先”,實現“步步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