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龍灣】溫州日報 | 打造永不落幕的視覺美術館
本報訊(記者潘圓通訊員鄧嬌君)昨日下午,龍灣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五屆中國(溫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公共環境藝術分會場(龍灣區)籌備最新進展。作為溫州園博會13個分會場之一,該分會場以“中國姿態·養眼‘睛’彩”為主題,聚焦公共環境藝術,形成“一條動線、兩個會場、三個博覽點”的獨特布局:一條游覽動線,打通黃石山公園“基礎會場”和眼谷小鎮“擴展會場”,三大博覽點即鐘秀園、寺前街、和合文化園,該布局完成后將實現龍灣“全城入園、全域入景”的全域園博體驗。
目前,龍灣已完成策劃方案驗收和編制,綜合環境整治工程則率先完成招投標并進場施工,整體進度走在全市各分會場前列。
龍灣擁有全國首個眼視光產業創新綜合體“中國眼谷”,在分會場建設過程中,龍灣將整合眼谷小鎮室內展廳、研發中心等九大場地,邀請國內外藝術大師,圍繞眼健康、眼醫學、眼藝術等主題,從地面到水面布設光影雕塑,全面呈現龍灣眼健康產業的特色與創新活力。
該分會場的建設將以黃石山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為重點,優化分會場植被景觀,引入適應性強且觀賞價值高的植物,搭配開闊草坪與主題花海;提升外立面,重塑景觀,使建筑與周邊環境相融合;補齊園區內排污管網短板,預留水上游線服務空間,完善標識指引系統;同時,黃石山公園基礎亮化設施也將進行全面升級。
在此基礎上,后續運營將圍繞“光影變奏曲”夜間動線規劃及“1+5”公共文化藝術季框架開展。園區將貫通3.5公里核心動線,布局“星空夜市”“文創工坊”等夜間消費場景,并充分利用濱水空間,打造水上文旅項目、輕奢水吧、藝術孵化基地等特色業態,為游客提供沉浸式游覽體驗。
在服務功能布局方面,園區將合理分區設置文創展銷、公共閱讀、藝術展陳、綜合管理等功能模塊,分布植入于園區內不同建筑,并同步推進設施改造和品質提升,全方位保障園區后續運營管理。
在藝術品牌打造方面,龍灣正與知名機構合作共商,已形成“1+5”藝術季策劃方案,計劃引入一批造型新穎,風格多樣的公共環境藝術作品,開展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后續長效運營提供內容輸出。
溫州園博會展會期間,公共環境藝術分會場將利用黃石山公園的自然基底和中國眼谷的產業特色,推出夜間雕塑光影展、光影藝術裝置展覽,舉辦草坪音樂會、草坪讀書會,舉辦攝影展、青少年護眼公益研學活動及藝術市集。目前,已啟動藝術策展與運營項目招標。
為了便于后續長效運營,龍灣將通過黃石山公園整治工程與中國眼谷特色產業融合,有效激活城市公共空間的核心功能,促進城市基礎設施與景觀環境同步升級;構建“視覺美術館+產業IP”聯動模式,不僅吸引游客,也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同時,該項目還將顯著改善黃石山周邊區域生態環境,全面提升分會場及博覽點區域的整體品質。
此外,公共環境藝術分會場還將通過全城園博文旅“北三線”體系,與鹿城、樂清等地的分會場和博覽點有機串聯,形成跨區域景觀、文旅聯動效應,與主園區形成差異化主題互補,助力構建溫州市域“綠色經濟走廊”。
下一步,龍灣將圍繞“設計優化、工程招標、施工、布展及前期預熱、開園”五個階段,繼續推進公共環境藝術分會場高質量建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