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安“守查保”在行動

工作人員在“浙里點檢”活動現場進行食品安全檢驗。張嘯龍/攝

執法人員對大型商超開展檢查。 受訪者供圖
溫州網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來,溫州市場監管部門以“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守查保”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食品安全狀況、治理體系建設、風險管控能力提升等重點,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堅決守好溫州市食品安全底線。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在此次“守查保”專項行動中,已完成食品安全領域覆蓋抽樣22893批次,查處涉及食安問題的各類違法行為9974起,罰沒款1590萬元。作為今年我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的重要載體,為集中展示全市專項行動整治成效,持續提高全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質效,推動系列整治深入人心,現對各地整治成效進行集中晾曬、營造濃厚共治氛圍。
■鹿城
構建“全域化”精密智控
今年以來,鹿城區市場監管局聚焦數字賦能,瞄準問題隱患,精準點穴“祛頑疾”。實行食品安全隱患“3030”閉環機制,分類分級制定隱患清單,篩選30條重點問題作為督辦重點,掛牌督辦,要求30日內完成閉環,一體化推進頑疾整治和建章立制,全面提升我區食品安全工作質效。全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含餐飲)共23754家,已完成風險排查18303家,檢查覆蓋率77.05%,發現風險問題2002個,立案696起,罰沒44.29萬元,真正做到“農田到餐桌”全生命、可追蹤、閉環式監管。
■龍灣
從各環節化解食品安全風險
為切實保障亞運會分賽區的食品安全,龍灣區市場監管局不斷加大對轄區內生鮮配送第三方平臺供應單位開展全面檢查,對排查中出現的風險隱患要求該企業立整立改,并建立完善的糾錯機制,不定期對該企業開展回頭看工作,持續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的信息溯源機制,力爭從各環節化解食品安全風險,保障群眾飲食安全。今年以來,該局已完成對28家重點企業的全覆蓋排查,發現問題集中在企業對下游單位未建立健全商品全鏈條追溯信息,均已現場責令改正。
■甌海
打造“守查保”升級版
今年以來,甌海區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守查保”專項行動,綜合運用大數據研判、監督檢查、抽檢監測、案件查辦、重點集中行政約談等手段,聚焦連鎖食品銷售企業門店、入網生鮮商家及線下生鮮門店、校園周邊食品銷售單位等重點領域開展“一月一短板”整治工作,并簽署《食品安全承諾書》,指導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嚴格壓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共排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9343戶,發現風險隱患1287處,100%完成處置;查辦食品違法案件80件,罰沒款109.86萬元,嚴懲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
■洞頭
強化食安隱患排查清零
今年以來,洞頭區市場監管局針對轄區29家學校食堂、175家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26家在營校外培訓機構食堂開展“全覆蓋”檢查,排查整治風險隱患60個。該局還特別建立了食品行業“十二積分雙牌”評價體系,對食品(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情況開展雙向督查和線上評分,共予以扣分278家,黃牌警告39家,紅牌停業整頓10家。
■瑞安
強化抽檢把控食品安全
今年以來,瑞安市市場監管局全范圍加大食品安全日常抽檢和流通領域快檢力度、范圍、頻次,發現不合格的食品,第一時間啟動核查處置程序,控制風險,做到不合格食品控制到位、原因查找到位、整改落實到位、行政處罰到位、信息公開到位。今年2月至今,該局已完成抽樣3030批次,檢測結果報告2615批次,其中合格2558批次,不合格57批次,已全部跟進處置。同時,該局今年已開展快檢148885批次,快檢轉定量檢測6批次。
■樂清
深耕白酒行業綜合治理改革
今年以來,樂清市市場監管局深耕白酒行業綜合治理改革,開展專項檢查及整治回頭看行動,累計現場檢查白酒生產經營單位139家,自查自糾50家,發現問題23個并全部整改完畢。同時,該局全面推進白酒生產企業“陽光工廠”建設和“浙食鏈”平臺應用,有效推動白酒生產企業全上鏈、生產銷售全過程數據全上鏈,以實現上鏈率雙100%目標;鼓勵白酒生產企業依托數字化應用場景探索實現“智能預警-整改督辦-隱患排除”的閉環監管模式,完善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全程管控,構建“源頭可查、去向可溯、責任可究”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永嘉
針對“冷鏈”大檢查大整治
今年以來,永嘉縣市場監管局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嚴厲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約7500家次,發現問題點位700多個、立案199起、結案166起。針對冷庫、農貿市場等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大檢查大整治,并嚴厲打擊走私行為,分別在3月、4月查處數量在百噸級以上的走私進口凍品案件2起。該局還召開約談會,樹立經營者責任意識,落實主體責任。
■平陽
發動全縣網格員排查食安問題
今年,平陽縣制定《平陽縣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形成5個方面10類排摸對象的整治任務,發動全縣900多名網格員依托自主開發的“食品安全隱患上報系統”APP,覆蓋各行政村、各食品經營主體開展“地毯式”排查自查工作,集中發現一批健康證過期、環境差、經營過期食品等“老大難”問題,并落實好限期整改工作。
■蒼南
源頭治理推動質量提檔升級
今年以來,蒼南縣市場監管局著重對肉制品、乳制品生產企業的原料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添加劑使用、原輔料貯存、標簽標識等環節進行全面檢查,督促企業強化風險排查,如實記錄食品生產過程、原輔料采購、關鍵控制點、出廠檢驗等信息,做到依法、依規生產;同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三證一碼”、人員防護和預防性消毒等各項措施,指導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截至目前,該局共監督檢查肉制品生產單位96家,責令改正16起,立案16起。
■泰順
深入排查各環節風險隱患
今年,泰順縣市場監管局聚焦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環節,深入排查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對存在問題反復查,積極整改潛在的風險隱患。截至目前,該局已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89人,檢查相關主體2693家,責令整改28起,立案處罰12起。
該局還聚焦“守查保”專項行動的重點任務和重點領域,針對排查的風險隱患,結合目前疫情防控的有關工作要求,緊抓風險底線,充分發揮新媒體在預防宣傳和警示教育上的作用,以案警示。
■文成
落實清單管理形成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文成縣市場監管局梳理重點檢查業態風險點,形成針對性檢查項目清單,著重對經營者進貨查驗、倉儲管理、臨期食品處理以及相關記錄臺賬等進行重點檢查,嚴格落實主體經營責任,強化經營者過程控制,規范各項經營行為,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形成反饋清單,并給予商家整改期限,落實問題閉環“銷號”管理,形成整治長效機制,牢守食品安全底線。截至目前,該局已閉環整改問題35個,對相關經營主體簡易處罰12起,立案23起。
■龍港
強化防疫集中供餐點管理
為營造放心、舒心的夜間消費環境,龍港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執法等部門,持續開展夜間燒烤餐飲單位集中整治行動,及時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保障龍港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聯合執法人員重點檢查食品原料來源是否合規、存放是否離墻離地,冷藏設施內生、熟是否分區存放,從業人員是否具備有效健康證明等。截至目前,該局已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5人次,累計檢查燒烤店44家,發現三防設施未正常使用、在崗從業人員未規范穿戴工作帽、口罩等隱患問題235條,均現場予以責令改正。
■經開區
專人線上巡查校園食品
今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針對學校周邊餐飲店和學校食堂,由專人每日分別通過“浙江外賣在線平臺”和“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監控進行在線巡查,實時查看后廚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運轉、餐飲具消毒、從業人員操作等是否合規,及時發現后廚違規行為,消除隱患,提升監管效能,真正實現智能化、信息化、陽光化監管,共出動執法人員378人次,檢查各相關單位201家次,責令整改11家,對部分臺賬記錄不全、消毒記錄不全等情況,執法人員當場對其進行糾正,同時督促學校規范自查自評報告工作,切實落實主體責任。
■甌江口
線上線下結合抓食安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甌江口新區分局依托線上巡查功能,充分利用“陽光廚房”“浙江外賣在線”“陽光工廠”等數字化監管手段,加大線上巡查力度,及時處置AI抓拍的違規行為。截至目前,AI累計抓拍179次,線下累計檢查189家次,發現各類問題共計122個,當場整改92個,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8份,立案12起,處置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