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大黃魚“抗臺”記

南麂島的深水網箱
溫州網訊 昨天隨著臺風預警的解除,海浪預警也解除了。溫州南麂島海鮮養殖戶溫簡挺和工人們一起出海檢查深水網箱,發現這幾天的風浪沒有對網箱造成影響。由于市場需求量大,溫簡挺從網箱里捕撈了數千條養殖大黃魚批發到平陽鰲江的海鮮市場。
臺風“軒嵐諾”逼近東海期間,養殖海鮮過得好不好?海鮮價格有沒有浮動?以往的臺風給海鮮養殖戶造成多大的影響?這些問題,讓生活在“抗臺”一線的養殖大黃魚告訴你。
一個深水網箱可養殖兩三萬條大黃魚
我是一條養殖大黃魚,今年2歲,重550克,生活在深水網箱中。“軒嵐諾”走后,我再長100克肉,就要進入海鮮市場和大家見面了。我的“祖籍”在舟山,兩年前的冬天,我還是小拇指一般大的魚苗,身價才0.5元左右,我的主人溫簡挺將我從舟山帶到平陽鰲江口外30海里的“貝藻王國”南麂列島。聽主人說,這里是北方冷流、南方暖流及浙江岸流三流匯合處,污染少,適宜深水養殖,溫州市場上的養殖大黃魚,大多來自南麂島。
我們的“生活區”由30多個深水網箱組成,一個網箱可以“住”兩三萬條“小伙伴”。主人告訴我們,最近幾年沒有特別大的臺風影響,魚苗成活率是60%以上,但遇到超強臺風來襲就難說了。所以臺風來臨前夕,主人雇了4名工人來給我們提前喂食,并檢查每個網箱,對外圍進行加固;還潛入海底定錨,防止網箱走錨。我們在網箱的保護下,絲毫感覺不到外面洶涌的大浪,因為隨著網箱材質和防護技術的提升,加固后的深水網箱可抵擋12級左右的臺風。
聽工人們說,以前的“小伙伴”都生活在木頭搭建的漁排里,隔壁鄰居有“蝦兵蟹將”,還有養殖泡沫箱里的貝類藻類。一到臺風天,海上風浪大,這里便是一片狼藉。以前每年的臺風季節,都給島上養殖戶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
一次臺風造成損失,養殖戶獲賠400多萬元
據主人回憶,在他養殖海鮮的20多年里,好幾次臺風造成了損失,最慘的一次是所有魚苗被大浪卷走,損失30多萬元。后來,政府有關部門為漁民和養殖戶們提供政策補貼,引導他們為養殖海鮮“買保險”。從2010年開始,主人年年給我們買500萬元保額的保險,他要交30多萬元保費,其中政府補貼20多萬元。2013年的一次臺風,差點讓主人血本無歸,幸好他買了保險,獲賠400多萬元。有了這筆保險金,他投入深水網箱養殖,一個網箱投入二三十萬元,是原來漁排的10多倍,可以提高抵御風浪的能力,也提高了我們的成活率。
臺風過后我們的“身價”有發生變化嗎?聽主人說,近一周來漁船不能出海,生活在溫州海域的我們無法進入批發市場,不過市場也有一些儲存的或通過外地運輸到溫的“小伙伴”們,臺風期間大多是從福建運來的,每500克的批發價在20元至30元,和平時差別不大。臺風過后,生活在南麂島深水網箱里的我們每500克批發價為70元至80元,其“身價”受體態、魚鱗色澤、口感等因素影響哦。
來源:溫州都市報
原標題:加固深水網箱可抵擋12級臺風 每年保額數百萬元
南麂大黃魚“抗臺”記
記者:金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