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厘子、榴蓮”其實都是誘餌 這只是網絡詐騙的一種手段
溫州網訊 “騙子怎么會買這么貴重的水果送給陌生人?我差點就相信他了。”近日,樂清市民吳女士(化姓)在網上結識了一位“土豪”網友,對方不僅稱要帶她賺錢,還給她寄送了昂貴的水果。正當吳女士對其深信不疑時,接到了警方的勸阻電話。
8月初的一天,吳女士在微信上結識了一名男網友。對方自稱做家具生意,是一家大型家具城的老板,言談中處處透露出自己是一名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
隨著兩人越聊越熟絡,8月11日,這位“成功人士”還特意要了吳女士的地址、電話,通過外賣平臺買了一個榴蓮、一箱車厘子等水果送給吳女士。
“我想著騙子應該不會買這些相對貴重的水果給我,所以就放下了戒備。”吳女士說,聊天中對方不時向她透露自己在一個網絡虛擬投資平臺賺錢的事情。8月12日,這名網友干脆給吳女士打來電話,聊天之余再度提及了投資平臺的事情。
當晚,樂清市公安局石帆派出所接到預警稱,轄區里的吳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網絡虛擬投資詐騙。接到預警后,勸阻員陳云財第一時間聯系上吳女士。
“她說剛剛確實在跟一個網友通電話,一聽到自己可能正在遭遇詐騙,就說馬上來所里了解詳細情況。”一路上,為了防止騙子再次來電,陳云財與吳女士一直保持著通話。
在派出所,陳云財第一時間查看吳女士的手機了解情況,很快確認這位“土豪”網友就是一個騙子。陳云財說,通過在線平臺給受害人寄送禮物,是通信網絡詐騙近期發展出的一個新套路。此前當地有一名女子在收到網友寄來的一箱牛奶后放松警惕,最終被以投資名義騙走數十萬元。
“騙子首先會打造出事業有成、善解人意的人設,然后通過聊天、送禮等方式讓受害人逐步放松警惕。”陳云財介紹,在時機成熟后,騙子往往會以出差、加班等理由請受害人幫忙登錄所謂的“投資平臺”代為操作,“當受害人見證了‘盈利’假象后,極易被誘導向詐騙平臺轉賬‘投資’。”
在確定沒有錢財損失后,陳云財向吳女士詳細介紹了此類詐騙的手段,并幫助其刪除了對方的聯系方式,下載了國家反詐APP開啟來電預警。
警方提醒:獲取信任——透露生財之道——騙取本金,是網絡虛擬平臺投資詐騙常見套路。廣大網友在上網時要提高警惕,只要是陌生人帶你投資理財,告訴你生財之道的就是詐騙,不要輕信網上任何投資平臺,不要做任何嘗試性的投資。